能否将洗黑钱行为视为犯罪并被判缓刑?

律师回答
摘要:洗黑钱犯罪构成洗钱罪的,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如果犯罪分子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条件,可以判处缓刑。缓刑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且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人。与假释相比,缓刑适用对象、适用依据、决定时间、考验期要求和适用结果等有所不同。
一、洗黑钱可以判缓刑吗
1、洗黑钱构成洗钱罪的,如果犯罪分子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可以判处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二、假释和缓刑的区别有哪些
1、性质不同
假释,指的是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其在服刑期间表现好,确有悔罪表现,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缓刑则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规定一定考验期,暂缓执行刑罚;若考验期内遵守规定,刑罚便不再执行的制度。
2、适用对象不同
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缓刑则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适用依据不同
假释在犯罪分子执行一定刑期内,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方可适用。若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轻微,悔罪态度良好,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缓刑便可得到适用。
4、做出决定的时间不同
假释是在服刑期间,人民法院根据移送的材料据以作出。而缓刑是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时同时作出的。
5、考验期间要求遵守的规定不同
假释的要求要严于缓刑,双方大致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机关的监督;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并遵守会客、限制进入特定场所等规定;经监督机关批准,方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
6、适用结果不同
假释必须执行原判决刑期的一部分后,若犯罪分子符合假释条件,才能有条件地不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并将剩余刑期作为考验期。在考验期限内,如果不再犯新罪,且未被发现漏罪,也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考察机关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则剩余刑期不再执行。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洗黑钱构成洗钱罪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判处缓刑。而假释和缓刑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适用假释和缓刑时,考验期间要求遵守的规定和适用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第八条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是否将洗黑钱视为诈骗罪?

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等所得及其收益,并为其掩饰、隐瞒来源和性质的行为,侵犯金融秩序、社会经济管理秩序和国家金融管理活动,包括提供资金账户和协助转换财产为现金或金融票据等行为。...查看全文

是否将洗钱视为刑事犯罪?

洗钱是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洗钱行为包括利用金融机构、投资办产业、商品交易、利用银行账户保密限制等方式。这些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明知会危害社会却放任其发生的属于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洗钱者可能通过伪造...查看全文

能否将缓刑视为累犯?

被判缓刑的犯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不构成累犯。累犯的条件是:前罪和后罪都需判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且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5年内。如果前罪刑罚在有期徒刑以下,或后罪只应判有期徒刑以下,均不构成累犯。刑罚执行期间再犯罪...查看全文

能否将多次盗窃定义为犯罪行为并判处缓刑?

盗窃三次不构成累犯,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下,满足较轻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缓刑不会对社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可宣告缓刑。...查看全文

为何洗钱被视为犯罪?

洗黑钱构成洗钱罪,会被判刑。洗钱罪是指明知违法所得并掩饰其来源的行为。洗钱金额越多,刑罚越重,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有期徒刑和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判十年徒刑和高额罚金。单位犯罪则双罚制,罚金和主管人员可判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能否将经济犯罪判为缓刑?

经济犯罪可判缓刑,适用于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罪表现,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或未满18岁、怀孕的妇女、已满75岁的人。...查看全文

能否将犯罪未遂判为缓刑?

犯罪未遂是否可以判缓刑取决于犯罪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犯罪未遂的判定可以根据是否实...查看全文

能否将主犯判为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只要犯罪主体满足缓刑的条件,就可以宣告缓刑。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能需遵守限制条件,如禁止从...查看全文

洗黑钱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洗钱是违法的,是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 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查看全文

能否将贩毒罪被判为缓刑?

贩毒罪满足缓刑条件时可适用缓刑,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贩卖毒品的量刑根据具体类型确定,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不同情形和数量的区分,且单位犯罪和利用未成年人犯罪会受到更严厉...查看全文

能否将诈骗行为判为缓刑?

本文介绍了判断诈骗是否能够被判缓刑的适用条件。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年龄限制和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判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满足以上条件才能被判缓刑。...查看全文

能否将盗窃行为判为缓刑?

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满足一系列条件时可以适用缓刑,如犯罪情节轻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等。因此,盗窃罪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时可以考虑适用缓刑。...查看全文

民法典是否会将非法同居视为犯罪行为并判刑?

非法同居不会判刑,但如果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则会构成破坏军婚罪,最高判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一方已婚,则构成重婚罪,最高判二年有期徒刑或拘役。非法同居不等同于重婚。...查看全文

能否将漏罪判为缓刑?

发现漏罪不能缓刑,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撤销缓刑并判处新发现的漏罪,根据数罪并罚原则执行刑罚。缓刑是刑罚暂缓执行,非刑罚本身,需与死刑缓期执行区分。漏罪指判决宣告后发现未判处的罪。对有漏罪的犯罪分子,先判决漏罪执行刑期,再与前罪...查看全文

洗黑钱犯罪行为的刑罚规定

洗钱罪是指明知自己涉及的罪行包括多种犯罪活动,为这些犯罪活动提供资金来源和渠道,包括掩饰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其刑罚通常为五年以下,并提供罚款。洗钱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行为对象和侵犯的客体,立案标准包括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查看全文

能否将盗窃后退赃行为视为缓刑的罪责?

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特定条件,可以宣告缓刑。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于聚众斗殴罪,是否可以判缓刑要看是否满足上述条件。...查看全文

犯罪分子被判缓刑是否仍被视为罪犯?

缓刑是一种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一定条件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宣告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以及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在缓刑考验期内,可以限制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人员。被宣告缓...查看全文

是否将绑架行为视为犯罪行为?

绑架罪是一种行为犯,只要成功实施绑架行为,就可以构成该罪行的既遂。根据《刑法》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能否将经济犯罪案件判为缓刑?

经济犯罪可判缓刑,但需满足轻罪、悔罪、无再犯危险和社区影响小等条件。减刑对象为在刑罚执行期间的罪犯,针对自由刑,减刑内容为刑期缩短或刑种变更。减刑需符合法定条件,并涉及实体法和程序法。...查看全文

是否将诈骗视为犯罪行为?

诈骗罪属于《刑法》中规定的侵犯财产罪,而非经济犯罪范畴。其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或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罪责大小根据诈骗数额的严重程度而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