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开庭后能否进行调解?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区别在于调解权。刑事案件不能调解,而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被害人满意的赔偿并不意味着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检察院仍需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刑事案件,公诉人是原告,法院不能调解公诉人与被告人的争议。所以说,刑事案件不能调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被害人是原告,法院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被害人得到满意的赔偿,不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了,检察院还要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刑事案件开庭后的调解程序与适用条件
刑事案件开庭后的调解程序与适用条件是在特定情况下,法庭可以考虑将刑事案件调解化解的一种方式。调解程序一般包括双方当事人自愿参与、律师的参与、调解协议的达成等环节。适用条件主要包括案件性质适宜调解、当事人之间存在和解可能性、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严重损害等方面。调解在刑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效率,可以有效减轻法院负担、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作用。然而,对于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调解并不适用,因为这些案件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的严肃性。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断是否适用调解程序。
结语:刑事案件的调解程序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考虑的方式,它包括双方当事人自愿参与、律师的参与和调解协议的达成等环节。调解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减轻法院负担、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然而,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并不适用调解,因为它们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的严肃性。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断是否适用调解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能否在开庭后进行调解?

庭前调解是法院在自愿和合法原则下,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的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法院可以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采取简便的程序进行调解。庭前调解能够高效解决纠纷,实现司法公正与...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开庭后还能调解吗?

律师分析: 能调解。 开庭后调解,按照最高人民的司法解释规定,经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如果案件事实清楚的,审判长或审判员应当按照原告、被告、有请求权第三人的顺序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开庭后还能调解嘛?

律师解答: 能调解。 开庭后调解,按照最高人民的司法解释规定,经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如果案件事实清楚的,审判长或审判员应当按照原告、被告、有请求权第三人的顺序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开庭前能否进行调解?

本文介绍了民事诉讼中调解的相关规定。在起诉前、起诉后以及开庭后,当事人都可以进行调解。即使在执行阶段,当事人也可以达成执行和解。如果案件进入二审或再审程序,仍然可以进行调解。庭前调解分为立案前和立案后两种,而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始终在...查看全文

法院能否在刑事案件中进行调解?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于轻微案件,如盗窃、故意伤人等,但不适用于严重社会危害性案件,如强奸、抢劫、诈骗。只限于侵犯人权罪和侵犯财产罪,其他犯罪不适用。...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刑事自诉案件进行调解?

刑事自诉案件的调解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调解,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却未被追究的案件则...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开庭后能否达成和解?

刑事案件可在开庭后进行调解,但适用范围有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民间纠纷引起、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可以和解。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认罪、双方自愿和解。刑事和解范围可包括部分法定刑在三年...查看全文

离婚开庭前能否进行调解?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需先进行调解,若感情未破裂但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不准离婚;若感情确已破裂且无和好可能,应调解离婚,无协议则准予离婚。即使已调解过,法院仍需进行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法庭辩论结束后可继续...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开庭前是否需要进行调解?

起诉离婚开庭前一定会调解,调解有助于处理离婚问题,但调解不成案件会被判决。根据《民法典》,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进行调解或直接提起诉讼。调解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家庭暴力等。人民法院可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并可提出调解方案。调解方案可超...查看全文

律师在刑事案件开庭后是否还能进行会见?

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在侦查期间到看守所会见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可以了解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咨询,并核实相关证据。在特定案件中,需要侦查机关许可,并提前通知看守所。律师与被监视居住...查看全文

立案后能否进行调解?

在公安立案后,对于民事赔偿部分,完全可以进行调解。但原则上是不能自行调解的,除非受害方与检察院积极沟通并赔偿另一方到位并得到其谅解。在刑事部分,原则上也不能自行调解,但被害人或家属是原告人,法院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在判决生...查看全文

刑事案检察院能否进行调解?

我国检察院的主要工作是对各类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对刑事自诉案件具有决定性作用,可以根据证据和调查结果进行调解,并向法院提出起诉建议,但不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不能调解的案件。...查看全文

法庭能否进行调解?

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案件时,当事人应当出庭,可以委托代理人协商。调解应当尽可能就地进行,一般应当公开。在调解中,单位和个人应协助法院。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应制作调解书...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开庭前会调解吗

刑事案件有庭前调解吗 刑事案件是由检察院向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提起公诉的案件,没有庭前调解程序。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的,在民事赔偿方面,可以调解,调解不成的,由法庭予以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一般是开庭过程中法官询问你们双方是...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能否调解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可以调解,但只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部分,而公诉部分是不得调解的。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立案后能否进行调解?

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包括诉前、立案、庭前、书信、社会化、开庭和庭后等多种方式。调解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字并法院确认后与判决具有同等效力。...查看全文

调解在开庭前是否进行?

民事诉讼开庭前会进行调解,调解贯穿始终。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一旦达成调解协议并经法院确认,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是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具有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开庭前可以进行调解,以自愿和合法原则为基...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开庭后还能调解吗

法律解析: 可以。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在开庭中,在判决前都可以进行调解。判决前能够调解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开庭后还能调解吗

法律分析:可以。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在开庭中,在判决前都可以进行调解。判决前能够调解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查看全文

公安能否进行刑事调解

法律分析:公安机关不可以进行刑事和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只能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和解。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