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举报违反广告法可以撤销营业执照吗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对虚假广告举报后,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所以相关部门受理举报后,是不可以撤销的。
《广告法》第五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违反本法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举报人。
有关部门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
二、侵犯消费者权益怎么处罚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处罚标准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单处或者并处警告,违法所得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三、虚假广告的具体行为哪几种
(一)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1)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不符合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广告审批表》批准宣传的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虚假广告招生办学、培训技术。
(4)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骗取钱财。
(5)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邮购为名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二)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1)谎称自己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谎称产品质量已达到规定标准、认证合格,并获得专利等;谎称产品获奖、获优质产品称号等。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科技成果以及假冒他人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作广告宣传。
(三)对产品、服务的部分承诺是虚假的,不能兑现的且带有欺骗性的。
法律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违反本法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举报人。
有关部门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