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豁免权相关法律条款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20条规定,律师在书面或口头辩护中享有民事和刑事豁免权。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意味着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发表的言论不受指控和追究。根据我国《律师法》第37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受到保护,律师在法庭上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有限制条件。该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律师的刑事辩护豁免权,对于我国建立健全辩护律师豁免权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一、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含义,根据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20条规定,“律师对于其书面或口头辩护时所发表的有关言论或作为职责任务出现于某一法院、法庭或其它法律或行政当局之前所发表的有关言论,应享有民事和刑事豁免权。”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就是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因履行职责发表的书面或口头言论不受指控和追究。
二、根据《律师法》的第37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除外。律师在参与诉讼活动中因涉嫌犯罪被依法拘留、逮捕的,拘留、逮捕机关应当在拘留、逮捕实施后的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该律师的家属、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以及所属的律师协会。”新《律师法》第一次明确具体地对律师的刑事辩护豁免权作出了界定,指出了辩护律师享有豁免权的内容以及限制,这对于我国建立健全辩护律师豁免权制度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豁免权的适用范围及实践案例分析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或其辩护人享有的一种特殊权利。其含义是被告人或其辩护人在法庭上不受追究的权利,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拒绝回答检察官或法官的问题。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中的规定。刑事辩护豁免权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刑事案件中的讯问、证人出庭、辩论等环节。实践案例分析可以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刑事辩护豁免权在不同案件中的适用情况、法律依据和效果,以加深对该权利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适用范围及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刑事辩护豁免权,确保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是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特殊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律师在发表辩护意见时不受法律追究。新《律师法》明确了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内容和限制,对于建立健全的辩护律师豁免权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刑事辩护豁免权适用范围广泛,包括讯问、证人出庭、辩论等环节。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刑事辩护豁免权,确保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什么是刑事辩护豁免权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其包括作证豁免权和责任豁免权。...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怎么定义

法律分析:刑事辩护豁免权为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在一定条件下免于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辩护豁免权中包括了作证豁免权和责任豁免权。除非当事人同意或法律规定的情形,否则辩护律师不得放弃该权利。法律依...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怎么定义?

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主旨是指辩护律师在诉讼活动中享有的豁免指控和追究的权利。该权利是律师的专有权利,是程序性权利,不能被放弃。辩护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但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情况下除外。律...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怎样定义的

刑事辩护豁免权又称刑事豁免权,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它包...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怎么定义的?

律师分析: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豁免权...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如何定义的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豁免权是法律赋予辩...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怎么定义的

法律分析: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怎么定义的

法律解析: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豁免权...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怎么定义的

法律解析: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豁免权...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怎样定义的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豁免权是法律赋予辩...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怎么定义的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豁免权是法律赋予辩...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辩护权的规定概述

刑事诉讼法辩护权的主旨是: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权利,不受诉讼阶段、罪行轻重、案件调查情况、被告人认罪态度以及辩护理由的限制。...查看全文

律师刑事辩护业务流程概述

律师在法庭上的职责和义务: 1、律师应提前向法院提交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的名单和相关信息。 2、律师应按时出庭,如有特殊情况需延期开庭,应及时与法院联系。 3、律师在开庭前三日内才收到通知,有权要求更改开庭日期。 4、...查看全文

撤销监护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概述

撤销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监护人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履职或无法履职且拒绝委托他人,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法院可根据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辩护权内容概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包括陈述权、诘问权和调查证据申请权。被告人有权在讯问时陈述和辩解,庭审时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并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传唤证人、鉴定人,以及与其他被告对质。...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应该怎么定义的

刑事辩护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刑事豁免权是法律赋予辩...查看全文

刑法关于鉴定的法律条款概述

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是指通过指派或聘请具备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鉴定结论作为独立的诉讼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刑事诉讼中需要进行的鉴定包括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笔迹、痕迹、会计、...查看全文

外交豁免权范围及内容概述

外交豁免权的范围和限制。外交官在驻在国提起诉讼时,可能失去豁免权,驻在国司法单位可以审理和判决。功能性豁免权是一种相对于绝对豁免权的特定组织或非邦交国外交代表机构享有的部分豁免权利。...查看全文

外交豁免与特权的规定概述

外交特权与豁免:使馆外交人员应具有派遣国国籍,中国可以撤销委派中国或第三国人员的同意,使馆馆舍不受侵犯,进入须得使馆同意,中国应保护使馆免受侵害。...查看全文

地役权相关法律制度概述

地役权是通过书面合同设立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地役权人可以利用他人的不动产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效益。供役地是他人的不动产,需役地是自己的不动产。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地役权合同来限制或利用他人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使用。因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