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规定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规定及程序。伤残鉴定一般在受伤后三个月内进行,需提供医院证明。鉴定分精神和肢体两种,费用分别为2400元和1800元,还有三期鉴定费用为800元。可通过交警队委托书或法院委托进行鉴定。肢体鉴定一般在受伤3个月后,精神鉴定在受伤6个月后进行。法院委托的鉴定一般不会被推翻,自行委托的鉴定可能需重新申请。鉴定费用由责任方按比例支付。在受伤后三个月内提出鉴定请求是有效的。
一、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的规定是怎样的?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一般是受伤后的三个月内,在交通事故中因为受伤导致残疾的,肯定要去医院进行治疗的,在所有治疗结束后的十五天之内呢,就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的评定了,而公安机关会根据医院出示的证明。
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
1、伤残鉴定分两种:精神鉴定、肢体鉴定。另外还有一个“三期”鉴定,即误工期、营养期、护理期的鉴定。上海精神鉴定费用一般是2400元,肢体鉴定一般是1800,三期鉴定一般是800元。
2、交通事故发生后,伤残鉴定之前需要去处理交通事故的交警队拿一个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委托书。
3、如果不愿意采用以上方式,还可以先就交通事故案件起诉立案,不计算具体赔偿数额,然后请求法院出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委托书,也可以去做伤残鉴定。
4、肢体鉴定时间一般是受伤3个月后去做,精神鉴定一般是受伤6个月后去做,具体根据受伤者恢复情况。
5、经过法院委托的鉴定一般不会被推翻,如果是受害方自己委托去做的鉴定,肇事方或者保险公司有可能不认可,有权申请重新鉴定,法院方面是否准许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自己委托所作的伤残鉴定被推翻,则之前的鉴定费对方不承担,要受害方本人承担该交通事故第一次的无效伤残鉴定委托费用。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费用谁出:鉴定之前应当与对方沟通鉴定的必要性与支付比例,最终应该是对方按照事故责任比例进行支付。
检验交通事故伤害对象致伤原因和伤势状况,并按标准规定作出损伤程度鉴定。肇事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须对被害人作轻重伤鉴定:酒后和吸毒后驾车;无证驾车;驾驶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驾驶明知无牌证或报废的机动车;严重超载;逃离事故现场。
不少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担心自己若是不在受伤时就提出伤残鉴定的请求,可能会不能得到赔偿,故而不少人会在没有医治的情形下就去鉴定,此时对身体的损害是极大的,事实上我国法律规定,在受伤后的三个月内,提出的鉴定请求都是有效的。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相对复杂,但及时提出鉴定请求是受害者的权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受伤后的三个月内提出的鉴定请求都是有效的。受害者需与对方沟通鉴定的必要性与支付比例,并选择合适的鉴定方式。法院委托的鉴定一般不会被推翻,自己委托的鉴定则需注意可能不被认可的风险。根据事故责任比例,最终对方应按比例支付鉴定费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流程规定概述

司法鉴定程序:委托、受理、初次鉴定、补充鉴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审核受理决定。初次鉴定由两名具有资格的人员进行。补充鉴定需符合规定,否则退回委托书。...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规定?

律师解答: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由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中应当载明委托人、委托事项与日期、提交的相关材料及依据和结论性意见等内容。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4 致残等级划分...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规定?

律师解答: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必须等伤者康复后才可以评定的。交通事故伤残伤残鉴定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过程。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各有不同的标准。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一...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规定?

法律解析: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必须等伤者康复后才可以评定的。交通事故伤残伤残鉴定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过程。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各有不同的标准。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一...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概述

交通事故后的伤残鉴定流程及注意事项。被鉴定人需亲自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申请伤残等级等项目的鉴定,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等待鉴定结果。伤残评定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稳定的临床效果被认可。伤残评定可委托有资格的司法鉴定所或中心进行,如涉...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伤残鉴定规定?

律师解答: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伤残评定标准: 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1、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1] 2、评定标准: 4....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注意事项概述

当事人在法医鉴定中的配合和要求:提供相关资料、配合调查,不得提供伪证,不得私自更改鉴定书内容。对鉴定结果不服可重新鉴定。鉴定结束后,应妥善保管相关材料。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委托具备资格的机构进行,并...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律师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由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中应当载明委托人、委托事项与日期、提交的相关材料及依据和结论性意见等内容。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4 致残等级划分...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参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由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中应当载明委托人、委托事项与日期、提交的相关材料及依据和结论性意见等内容。法律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等伤者康复后才可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各有不同的标准。以一级伤残标准举例说明。一级伤残标准,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头面部损伤致;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司法鉴定流程概述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包括:被鉴定人亲自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申请评定,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等待鉴定机构通知预约时间,由被鉴定人家属陪同进行鉴定,最后等待鉴定结果。...查看全文

怎么做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

法律分析:   申请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如下:   1、交通事故当事人治疗终结后,向原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写出伤残评定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申请人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伤残及治疗情况申请事项...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残鉴定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残鉴定标准,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规定,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判断依据为: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残鉴定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残鉴定标准,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规定,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判断依据为: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人体伤残鉴定规定是哪些?

法律解析: 一、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二、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三、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判断依据为: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人体伤残鉴定规定是哪些?

律师解答: 一、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二、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三、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判断依据为: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查看全文

交通伤残鉴定程序概述

这段内容描述了一个伤残评定申请的程序。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向大队提出申请后,大队进行初步审查,并向伤者发出《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伤者需持通知书到指定地点接受检查和评定。评定人在三十日内根据检查结果和医院材料作出评定结论。当事人对评定...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一项规章制度,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下面给大家带来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内容。...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简介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将人身伤残分为A1-A10级,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受限程度进行划分。A1级为完全不能自理,A10级为轻度受限。...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由谁承担?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由原告还是被告承担,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原告应承担,根据《诉讼费用缴纳办法》规定,鉴定费用应由举证方承担。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应承担,根据《办法》规定败诉方应负担诉讼费用。实践中一般采用被告承担的观点。此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