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罪在刑法中的定义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第266条规定了诈骗罪的刑罚,根据数额的大小可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诈骗犯罪从重处罚的情况包括对多数人实施诈骗、利用救灾、募捐等名义诈骗、针对弱势群体实施诈骗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等。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在于客观要件、手段、犯罪目的和构成犯罪的数额限制等方面。
一、诈骗罪是《刑法》第几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诈骗犯罪从重处罚的情况有哪些?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1、客观要件不同。前者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后者客观方面含两个基本条件,即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并且行为人必须有招摇撞骗的行为。
2、手段不同。前者的手段并无限制,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进行,由此骗取被害人信任;后者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
3、行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前者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后者行为人的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目的的内容广泛得多。
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不同。前者构成则要求只有诈骗数额较大;后者构成对所骗取的财物数额没有什么要求。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指的是以欺诈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诈骗犯罪从重处罚的情况包括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救灾、抢险、防汛等款物、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等。与招摇撞骗罪相比,诈骗罪的客观要件、手段、犯罪目的以及构成犯罪的数额限制等方面存在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保险欺诈罪在法律中的定义是什么?

保险诈骗数额标准规定:个人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单位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可立案追诉。根据刑法第198条,保险诈骗罪数额较大者可处以刑罚和罚金,数额巨大者可处以更重的刑罚和罚金,特别巨大者可处以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和罚金或财...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欺诈罪一般是指诈骗罪,该罪的法律定义是指行为人为诈骗公私财物,实施诈骗行为,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他人在错误认识下处分了财产,遭受了财产的损失,行为人得到了财产。法律依据:_x000D...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律师分析: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查看全文

欺诈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欺诈的法律定义是故意欺骗他人,使其陷于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之行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查看全文

金融欺诈罪的定义是什么

金融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在金融领域里,金融诈骗罪包括非法集资诈骗、金融票据诈骗和信用证、信用卡诈骗等,其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的总称。诈骗罪侵犯对...查看全文

中国刑法诈骗罪定义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假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取得较大数额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且不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诈骗罪的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查看全文

欺诈罪在经济学中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是什么?

经济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要件(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主体要件(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和主观要件(直接故意,...查看全文

诽谤罪在刑法中的定义是什么?

《刑法》中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且主观上为故意。与诽谤相比,名誉侵权行为可以基于真实事实,只要公开宣扬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即可构成。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名誉侵权的...查看全文

欺诈税款罪行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骗取税款刑事责任及与诈骗罪的区别 骗取税款刑事责任是指以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可能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刑罚。骗税犯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骗税犯罪是以骗取出口退税款为目的,采用虚假手段骗取税款的行为,实...查看全文

保险欺诈罪中,数额巨大的定义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解释,保险诈骗活动中,个人或单位所涉数额不同程度将构成不同级别的罪行。个人保险诈骗超过一万元属于“数额较大”,超过五万元属于“数额巨大”,超过二十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单位保险诈骗超过五万元属于“数额较大”,超过二...查看全文

信用证欺诈罪的定义是什么?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体是国家的信用证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该罪涉及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相关文件,以及骗取信用证或采用其他欺诈手段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主体方面,任何年满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构成该...查看全文

欺诈罪的定义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罪与非罪:借款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在刑法中的定义是什么?

职务犯罪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侵害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行为,其主观要件是行为人对危害后果持有一种心理状态,客观要件包括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严重不负责任等。相关法律条文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8...查看全文

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定义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查看全文

非法搜查罪在刑法中的定义是什么?

非法搜查罪的认定及相关法律法规。非法搜查是指无权搜查、滥用权力搜查或违反程序搜查他人身体或住宅的行为。涉及搜查对象、错误行为、其他犯罪和侵入住宅罪的界限。非法搜查罪应予立案的情形包括殴打侮辱、导致自杀伤亡、财物损坏等。非法搜查罪的...查看全文

刑法中构成欺诈罪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也即只要诈骗数额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立案追诉。...查看全文

欺诈发行股票罪在法律中的定罪和量刑标准是什么?

欺诈发行股票罪的量刑标准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立案标准包括发行金额在500万元以上、伪造国家公文、利用募集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等情形,不构成犯罪时可以责令停止发行并处罚款...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刑法定义是什么?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查看全文

普通欺诈罪的定义和规定是什么?

刑法对于不同类型的诈骗行为有具体的定罪处罚规定,包括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等情节的划分。对于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发票以及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等行为也有明确的定罪处罚规定。此外,对于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等行为也有相应的...查看全文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定义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显示虚假事项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数额较大的诈骗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