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诈骗犯罪共同犯罪认定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一般主体,共犯也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或者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因此,收了钱没办事不一定属于诈骗罪,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因此,诈骗罪的共犯也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那么共犯也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务,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3、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那么诈骗罪的共犯实施了诈骗行为骗取了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4、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一、收了钱没办事属于诈骗吗
收了钱没办事是否属于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虚构了事实或隐瞒了事实真相收钱且不返还,则属于诈骗罪;
2、如果没有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则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成立诈骗的四个条件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延伸阅读
结语:诈骗罪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其主观方面是一般主体,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和直接故意。诈骗罪的共犯也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客观方面,诈骗罪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成立诈骗罪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是一般主体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没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不构成诈骗罪。同时,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诈骗行为,则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毒品犯罪共同犯的认定标准

只要其他人员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认定为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包括转手卖出、制造销售、以毒品支付劳务费等行为,以及向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国家管制药品的单位和人员。...查看全文

探讨敲诈案共同犯罪认定标准的演变

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敲诈勒索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以上,共同实施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敲诈勒索的故意,各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联系并互为条件,最终导致共同敲诈勒索行为造成总和犯罪结果。...查看全文

探讨诈骗共同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

认定诈骗共同犯罪的数额:主犯按全部犯罪处罚,从犯按个人所得赃款数额认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是主犯,按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按参与或组织的全部犯罪处罚。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查看全文

探讨受贿罪共犯的认定标准

在受贿罪的共同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利用职务之便,实施受贿行为。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的共犯,法律界存在争议。一方认为非特殊身份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共犯,另一方认为应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根据受贿罪...查看全文

最新诈骗罪共同犯罪认定标准

诈骗罪定义、共同犯罪认定及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共同犯罪要求共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实施犯罪行为。对于共同诈骗犯罪,根据参与者的数额...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合同形式下,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并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非法占有特定物的一种犯罪行为。该罪行的认定需要满足四个要件:以合同形式出现、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诈骗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查看全文

诈骗罪共犯应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诈骗罪量刑标准?

律师分析: 诈骗罪共犯的认定应一般包括以下几条:1、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2、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3、诈...查看全文

诈骗罪共犯应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诈骗罪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诈骗罪共犯的认定应一般包括以下几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诈骗罪共犯应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诈骗罪量刑标准

认定诈骗罪共犯的条件包括: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共同犯罪的诈骗罪量刑标准跟诈骗罪量刑...查看全文

诈骗罪共犯应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诈骗罪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诈骗罪共犯的认定应一般包括以下几条:1、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2、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查看全文

诈骗罪共犯应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诈骗罪量刑标准

法律解析: 诈骗罪共犯的认定应一般包括以下几条:1、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2、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3、诈...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认定方法探讨

共同犯罪的主要条件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两人或更多人、共同犯罪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客体,并且其行为对犯罪结果具有因果关系。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只有一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共...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法律认定

名义被冒用者对冒用行为放任不管不承担刑事责任;明知冒用行为而帮助实施合同诈骗构成共同犯罪;保证人不知道诈骗活动不需承担刑责;明知诈骗活动并提供担保应承担共犯罪责。...查看全文

探讨受贿罪罪犯的认定标准

受贿罪主体身份的认定: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以及从事公务的其他人员。从事公务的内涵包括公共性、依据公共权力、行使公共管理事务。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队,以...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共犯认定标准的探讨

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责任原则是根据刑法规定,只要参与共同犯罪并满足构成要件,就要对自己和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负责,而关键在于参与人是否知道聚众目的。...查看全文

贪污犯罪认定标准的探讨

共同贪污犯罪的主要要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人参与、非法占有公共或非国有单位财物、共同故意和共同支配下的联系。此外,要注意共同贪污中必须包括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诈骗罪共犯?

一是共同实施诈骗行为,即多人共同策划、组织、实施诈骗活动;二是共同分工明确,即各个共犯在诈骗行为中具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三是共同犯罪意图,即共犯之间存在共同的犯罪意图和目的。认定共犯的程序一般包括刑事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其中包...查看全文

探讨共同犯罪中主犯的认定方法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其将受到全部犯罪的处罚。首要分子包括集团犯罪中的组织策划者和聚众犯罪中的协调者。对于聚众犯罪,根据具体罪行的规定,首要分子和一般参与人都可能构成犯罪。对于首要分子...查看全文

探讨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方法

共谋犯罪中,随声附和者为从犯,但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起主要作用的属于主犯。策划、指挥者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者为从犯。多次参与或全部参与者为主犯,首次参与或次数少者为从犯。主犯行为强度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对结果的影响大;从犯行为强度...查看全文

探讨婚姻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婚姻诈骗罪是以婚姻为诱饵,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婚姻关系不是诈骗成立的必要条件。法院在认定婚姻诈骗犯罪时,会考虑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况。判断婚姻诈骗罪可以从产生时间、客观行为、财产所有权和被害人情况等方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