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诈骗共同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认定诈骗共同犯罪的数额:主犯按全部犯罪处罚,从犯按个人所得赃款数额认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是主犯,按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按参与或组织的全部犯罪处罚。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认定诈骗共同犯罪的数额:
1、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按照其个人所得赃款数额认定。
《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延伸阅读
诈骗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方法的现行问题及改进方向
诈骗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方法的现行问题主要包括:标准不明确、实证困难、司法裁量权过大等。首先,现行认定方法在界定诈骗共同犯罪数额时缺乏明确的标准,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其次,实证过程中存在困难,因为涉案金额的确定常常依赖于被害人的证词、财务记录等,但这些证据往往难以获取或存在争议。此外,现行方法赋予了司法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容易导致判决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公正性。为改进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建立明确的数额标准,加强证据收集和确权机制,以及规范司法裁量权的行使,确保认定方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结语:诈骗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方法存在标准不明确、实证困难、司法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为确保公正性和准确性,建议建立明确的数额标准,加强证据收集和确权机制,并规范司法裁量权的行使。这样可以提高认定方法的可行性,确保对主犯和从犯的处罚公正合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诈骗犯罪共同犯罪认定标准

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一般主体,共犯也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共同犯罪是指二...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认定方法探讨

共同犯罪的主要条件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两人或更多人、共同犯罪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客体,并且其行为对犯罪结果具有因果关系。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只有一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共...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诈骗共同犯罪的数额

一是区别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首先应区别对待不同的主犯,对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应当依照犯罪总额来认定。如对贪污犯集团、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以共同贪污、盗窃犯罪总额来认定。首要分子在集团中处于预谋和组织领导的作用,所以对于...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诈骗数额

共同犯罪的诈骗数额是以犯罪人犯罪故意所指向的、并为其犯罪行为侵害的总额为标准。比如,共同诈骗案的任何一个犯罪人犯意所指向的均是被害人的一定数额的钱财,且共同造成了被害人被骗的犯罪结果。其立案标准应以被骗总额计算,而不能以分赃所得计...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诈骗共同犯罪的数额

法律分析:诈骗共同犯罪的数额的认定是:对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应当依照犯罪总额来认定。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的犯罪数额的认定,以定罪的数额为前提,适当参考其个人所得赃款数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诈骗数额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诈骗数额按照诈骗的总数额进行认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查看全文

诈骗罪共同犯罪数额的认定原则

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应以受损总额计算,经济犯罪共犯的指向是参与整个犯罪的金额。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侵犯客体和犯罪手段。合同诈骗罪仅限于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骗取财物。量刑方面,诈骗罪根据数额划分刑罚等级,而合同诈骗...查看全文

探讨盗窃罪数额的认定方法

盗窃罪数额的认定及相应刑罚:盗窃公私财物一千至三千元为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万至十万以上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十万至五十万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诈骗罪罪犯如何共同认定犯罪数额

共同犯罪中,各犯罪分子共同造成了被害人受损的犯罪结果,立案标准应以受损总额计算,而非分赃所得。经济犯罪共犯应以参与整个犯罪的犯罪金额为指向。...查看全文

探讨共同犯罪中主犯的认定方法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其将受到全部犯罪的处罚。首要分子包括集团犯罪中的组织策划者和聚众犯罪中的协调者。对于聚众犯罪,根据具体罪行的规定,首要分子和一般参与人都可能构成犯罪。对于首要分子...查看全文

探讨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方法

共谋犯罪中,随声附和者为从犯,但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起主要作用的属于主犯。策划、指挥者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者为从犯。多次参与或全部参与者为主犯,首次参与或次数少者为从犯。主犯行为强度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对结果的影响大;从犯行为强度...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法律认定

名义被冒用者对冒用行为放任不管不承担刑事责任;明知冒用行为而帮助实施合同诈骗构成共同犯罪;保证人不知道诈骗活动不需承担刑责;明知诈骗活动并提供担保应承担共犯罪责。...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诈骗的认定方法

合同诈骗罪的主要情形包括虚构单位签订合同、以伪造票据作担保、先履行小额合同诱骗继续签订合同、收取财物后逃匿、以其他方式骗取财物。如果对方行为符合欺诈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若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可起诉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探讨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方法

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共犯可以在犯罪准备或实施阶段停止犯罪行为,甚至在犯罪结果发生前。共犯必须自愿停止可能导致犯罪结果的行为,且必须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查看全文

诈骗罪共犯如何认定犯罪数额

诈骗共同犯罪的数额认定原则:主犯按照全部犯罪处罚,从犯按个人所得赃款认定。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按照集团全部罪行处罚。诈骗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刑罚,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刑罚,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探讨受贿罪的共同犯罪认定方法

受贿罪的共同犯罪认定标准:1.至少一名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2.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3.具有共同受贿犯罪的故意;4.各犯罪主体相互配合进行受贿犯罪。...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数额的认定方法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根据财物数额来判断,个人诈骗达到1万元以上,单位诈骗达到10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个人诈骗达到5万元以上,单位诈骗达到5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个人诈骗达到30万元以上,单位诈骗达到200万元以上为“数额...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诈骗罪中共同犯罪形态的特点及认定方法

合同诈骗中,名义被冒用者和保证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构成共同犯罪需具体分析。若被冒用者被动放任不管,则不承担责任;若明知并提供帮助,则构成共同犯罪。保证人若不知情提供担保,则无犯罪故意,不承担责任;若明知并提供担保,则构成共犯责任。...查看全文

探讨合同诈骗案件中数额的认定依据

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是构成罪行的必要条件,而数额巨大、特别巨大则决定了刑罚的严重程度。刑法未明确具体数额标准,导致在审理合同诈骗案件时存在定罪量刑的问题。合同诈骗案件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应予立案追诉。...查看全文

探讨:诈骗共同犯罪金额的定罪与量刑原则

共同诈骗犯罪的主旨是根据参与者的诈骗数额来认定犯罪数额,三千元以上构成诈骗罪,应当追诉。犯罪分子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被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