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2018年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并引入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扣除,最高可额外扣除4600元。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主要涉及工资收入,未达到起征点的人不需要交税。对于需要缴税的人来说,除了传统的扣除项目外,现在还有专项附加项目可扣除。
一、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少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二、新个税扣税详解
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
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
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5、住房租金
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据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
6、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每月扣除额度2000元。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不发生大病医疗等非日常支出的情况下,可以同时享受的大致是4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或房贷利息、赡养老人。在提高起征点的基础上,每人每月还可以再扣除4600元。
生活中,最常见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情形,就是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当然,有一部分人因为并没有达到新规定的个税起征点,那么就不需要交纳个税。而对于需要交纳个税的人群来讲,除了会扣除一些传统的项目之外,现在还会扣除一些专项附加项目,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租金等等。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已经有了明确规定。从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同时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在提高起征点的基础上,每人每月还可以再扣除4600元。这些调整将有助于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更好地满足个人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二十条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五条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4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个人所得税是指自然人从各种经营、劳动和资本等各类取得的所得按照法定程序缴纳给国家的一种税收,也是中国税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税种之一。2023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6000元,与2022年相比未发生变化,仍然享受3000元的税前扣除标准。...查看全文

2024年个人所得税征收新标准

个人所得税征收新标准有: 一、综合所得: (一)应纳税额: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些

1、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调整为5000元,个人所得高于5000元的,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不同的个人所得,计税的税率不一样: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1、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调整为5000元,个人所得高于5000元的,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不同的个人所得,计税的税率不一样: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一、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少1、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调整为5000元,个人所得高于5000元的,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不同的个人所得,计税的税率不一样:(1)综合所得,适用...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少

1、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调整为5000元,个人所得高于5000元的,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不同的个人所得,计税的税率不一样: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少

1、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调整为5000元,个人所得高于5000元的,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不同的个人所得,计税的税率不一样: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查看全文

税收标准个人工资所得税税收标准

法律分析:工资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等于(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乘适用税率减速算扣除数。纳税等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速算扣除数实际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纳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应纳税收入-四金)减500...查看全文

税收标准个人工资所得税税收标准

法律分析:工资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等于(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乘适用税率减速算扣除数。纳税等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速算扣除数实际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纳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应纳税收入-四金)减500...查看全文

税收标准个人工资所得税税收标准

法律分析: 工资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等于(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乘适用税率减速算扣除数。纳税等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速算扣除数实际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纳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应纳税收入-四金)减5000。扣...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法律分析:个税改革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根据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收税标准2024

个人所得税新标准暂未出台,仍适用之前的标准。最新免征额提高至5000元,意味着月工资在5000元及以下的人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工资范围不同而定,从0%到45%不等。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查看全文

上海市工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些呢

1、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调整为5000元,个人所得高于5000元的,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不同的个人所得,计税的税率不一样: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是多少呢

1、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调整为5000元,个人所得高于5000元的,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不同的个人所得,计税的税率不一样: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

法律分析: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不用缴纳个税。交通补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1)公务交通补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据实扣除。(2)公务交通补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标准扣除。(3)公务交通补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比例扣除。(4...查看全文

2019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2019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级和适用范围。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范围为3%至4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

法律分析: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不用缴纳个税。交通补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1)公务交通补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据实扣除。(2)公务交通补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标准扣除。(3)公务交通补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比例扣除。(4...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怎么征收

2024年最新个税征收标准为综合所得的收入数额按照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的收入额按照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利息、红利及股息所得的金额,财产租赁所得金额,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金额,要按照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