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终止协议的法律性质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协议的生效性及法院判决问题。离婚协议的签署并不意味着法院一定会按照其内容判决。人身关系的约定不能用书面契约来约束,只有办理离婚登记后,法律才确认离婚事实。对于财产关系和子女抚养意见等,只有离婚生效后才会生效,但离婚协议仍将作为法院判决的重要参考。因此,离婚协议有一定作用,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离婚协议是否生效,往往是处于离婚边缘的双方当事人关注的问题。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双方离婚协议已达成,双方均签字认可,但在到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办理离婚手续时,一方反悔,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时,另一方是否有权利要求一方必须执行协议内容,或向法院起诉时,法院是否一定会按离婚协议判决呢?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离婚协议书是集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抚养关系为一体的综合书面约定。对于人身关系的约定,即是否同意离婚的约定,是不能用书面契约来约束的,即法律不会干涉当事人之间是否同意离婚的意思表示反复更改,但一旦当事人进行了要式登记,即办理了相关的离婚登记,法律就对离婚的事实予以确认。但如果仅仅是双方书面约定好一起办理离婚手续,但一方反悔,法律上也不会赋予另一方强制执行权,也不会授予法院有强制认可权。
其次,离婚协议书中涉及的财产关系、以及子女抚养意见等与人身关系的意思表示是紧密相连互为一体的,既然离婚没有成立,财产、子女的约定自然也没有生效。当事人对离婚协议中的意思表示是针对当时特定的环境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作出的。当然,虽然离婚协议没有生效,但一旦签订有过离婚协议,其协议内容往往会成为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判决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不能说离婚协议没有作用。
延伸阅读
结语:离婚协议的生效与否是离婚边缘双方关注的焦点。尽管双方签署并认可协议,但在办理离婚手续时,一方反悔提出新要求,法院并不一定会强制执行协议。人身关系约定无法通过书面契约约束,离婚登记确认离婚事实。财产关系和子女抚养约定与人身关系紧密相连,未成立离婚则约定无效。尽管如此,离婚协议仍是法院判决的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百三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百二十八条 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协议终止和协议中止的关系?

法律解析: 合同终止又称为告知,是指继续性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所作的向将来消灭的意思表示。合同的终止权与解除权虽然都表现为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权利,在性质上均为形成权,且其产生都可依约定或法定两种途径,但二者在理论上...查看全文

协议终止和协议中止的关系?

律师解答: 合同终止又称为告知,是指继续性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所作的向将来消灭的意思表示。合同的终止权与解除权虽然都表现为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权利,在性质上均为形成权,且其产生都可依约定或法定两种途径,但二者在理论上...查看全文

家庭关系终止协议的法律效力

断绝家庭关系协议书无效,除非涉及收养关系。亲生父母子女关系基于血缘,无法通过协议解除。父母子女关系分为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只有拟制血亲关系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除。违反法律规定的协议无效,父母子女关系只能因死亡而终止。收养关系可以通过...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终止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婚姻因配偶死亡的法律事件而终止。①自然死亡,婚姻关系的主体之一已不复存在,必定引起夫妻关系的消灭,并且发生遗产继承等法律后果。在立法上,有的国家明文规定,配偶一方的死亡引起婚姻关系的终止。有的国家在法律上未作出明...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终止的原因

法律分析:婚姻关系终止的原因:_x000D_ 1、夫妻一方死亡;_x000D_ 2、夫妻协议离婚,完成离婚登记,拿到了离婚证;_x000D_ 3、夫妻诉讼离婚,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双方夫妻关系终止。法律...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离婚协议是否导致婚姻关系终止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是不会导致婚姻关系终止的,离婚协议只是男女双方对离婚问题协商后签订的文书,要办理离婚登记才会导致婚姻关系终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离婚协议是否导致婚姻关系终止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不导致婚姻关系终止,离婚登记才会导致婚姻关系终止。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应当给付抚养费。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解除关系协议的性质?

律师解答: 离婚协议有如下性质: 1、离婚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或者意见; 2、离婚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体现; 3、离婚协议具有法定附条件生效性质。即当事人均领取离...查看全文

解除关系协议的性质?

法律解析: 离婚协议有如下性质: 1、离婚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或者意见; 2、离婚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体现; 3、离婚协议具有法定附条件生效性质。即当事人均领取离...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中的法律协议分析

夫妻签订的协议需满足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等条件方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143条,具备相应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查看全文

新婚姻法婚姻关系终止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 新婚姻法婚姻关系终止的条件有:1.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2.当事人提起离婚诉讼,拿到生效的离婚判决书,或者当事人申请协议离婚,领取离婚证。对于诉讼离婚,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且必须是婚姻关系的...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中负债的性质

婚前债务婚后债务人死亡不需要配偶偿还,除非配偶继承了债务人的遗产。夫妻个人债务包括婚前债务、依法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个人不合理开支所负债务等。离婚时应对债务进行分割,个人债务不由双方承担,但法院可以执行共同财产中属于个人的部分。...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中贷款的性质

夫妻签字的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法院应支持债权人主张权利。个人名义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根据《民法典》,夫妻双方签字或追认的债务,以及婚姻期间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求的债务,皆属夫妻共同债务。...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中赌债的性质

赌债不是夫妻共同债务,赌债属于个人不合理开支,不应由另一方承担偿还责任。夫妻共同债务包括购置财产、生活费用、经营活动、治病、抚养子女等。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财产不足时需协商或诉诸法院。赌债不受法律保护,与夫妻共同债务无...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中财产转移行为的法律性质

转移夫妻财产和帮助他人离婚转移财产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转移财产可导致少分或不分共同财产。帮助他人转移财产也是违法行为,可在离婚诉讼中提供证据并要求少分或不分财产,并可发起民事诉讼重新分割夫妻...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关系的终止

事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复存在,彼此丧失了约束力。      (1)自然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然终止是指某类民事法律关系所规范的权利义...查看全文

合同终止协议的合法性

合同解除协议有效,需满足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等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这些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查看全文

如何终止事实婚姻关系?

在确定是否事实婚姻前,需判断是否符合结婚条件和1994年2月1日前同居。如为事实婚姻,对方可提起离婚诉讼;同居则不受法律保护,任何一方可解除。对财产、孩子抚养权、费用有争议可诉至法院,但无精神损害赔偿。...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终止时,双方签署的婚内离婚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未经婚姻登记机关或法院调解的离婚协议无效,离婚协议须载明双方自愿离婚并协商一致的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根据民法典,离婚需签署书面协议并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查看全文

婚姻关系终止的原因有哪些?

婚姻关系的终止原因包括:配偶自然死亡、配偶宣告死亡、配偶被宣告失踪且经判决离婚。在婚姻问题上,被宣告失踪人与其配偶并不因宣告失踪而终止婚姻关系。婚姻关系是根据法律结成夫妻的关系,一般是指一夫一妻制的夫妻关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