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减刑和缓刑有什么不同?

律师回答

1、概念不同: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暂缓量刑、缓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

2、适用范围不同:缓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行为比较轻微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的犯罪分子。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限度条件不同:缓刑如果没有发现漏罪或新罪,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

4、.执行程序不同:缓刑由法院判决。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

5、考验期: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减刑无考验期。

6、效果不同:缓刑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减刑的按照减刑后的刑期执行刑罚。

缓刑与死缓的区别是什么

缓刑,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他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管制除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服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要件:①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②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减刑与减轻处罚的区别

减轻处罚和减刑的区别:减轻处罚和减刑的性质是不同的。减轻处罚是指在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前对其所犯的罪行进行综合考量后,根据其具有的减轻处罚的情节,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本应受到的刑罚予以减轻处罚的行为。而减刑是指凡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针对的是已经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的情形。

减刑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一种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放在社会上改造的刑罚制度。其适用条件有: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人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3)犯罪人同时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①犯罪情节较轻;

②有悔罪表现;

③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只要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就可以适用缓刑。

判刑与缓刑有什么区别?

关于判刑与缓刑有什么区别?的法律问题。

一、判刑与缓刑有什么区别?

1、判刑与缓刑的区别是,可能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才会被法院宣判执行缓刑。

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两罪并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缓刑等同于为判刑。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二、撤销缓刑如何收监流程是怎样的?

1、撤销缓刑的收监流程为提交撤销缓刑的申请、收到申请的法院是否同意撤销申请、若是同意由公安机关收监。

撤销程序的启动,改由司法行政机关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检察机关对撤销提请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对罪犯进行讯问。审查后,认为符合条件的,制作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连同司法行政机关提请书和证明材料向法院提出撤销建议。不符合撤销条件的,作出不予建议决定,退回司法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发现应当提请撤销而司法行政机关没有提请的,应依法监督提请。

2、缓刑的适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之外还判处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而不受主刑缓刑的影响。

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后,可能会决定判处刑事处罚。在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期间、最终判刑之前,刑事案件的被告,若是可以拿出相关证明自己满足缓刑执行条件的材料,法院在判刑的同时,可能会同时宣告执行缓刑。对于被判处缓刑的,在缓刑期间不得实施违法行为。

相关内容:数罪并罚能否适用缓刑

一、数罪并罚能否适用缓刑

数罪并罚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适用缓刑。

行为人以两个以上的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两个以上的行为,具备两种以上犯罪构成的,即为数罪,刑法理论上称之为“实质的数罪”。而数罪并罚,则是指一人犯有数罪情况下,人民法院对其所犯的各种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执行的刑罚。由此可见,数罪并罚下的定罪量刑过程所包含之问题,远比一罪的刑罚适用过程复杂得多,其基本特点有三:一是数罪特征。必须是一行为人犯有数罪,如某行为人没有犯实质的数罪或独立之数罪,即失去数罪并罚的事实前提,也当然不在并罚之列。二是时间特征。即数罪必须发生在法定期间内,世界各国对此有不同立法规定,但我国刑法关于数罪并罚的适用则以刑罚执行完毕以前所犯数罪作为适用并罚的最后时间界限,同时对于在不同刑事法律关系发展阶段内所实施或发现的数罪,采用不同的并罚方法。三是原则特征。即必须在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的并罚原则、范围和方法,决定执行的刑罚。

由以上分析所知,犯有数罪的犯罪分子,比犯有一罪的犯罪分子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而适用数罪并罚之方法,就能依法对犯有数罪的犯罪分子处以较重的刑罚,有利于惩治犯罪。因此,设置数罪并罚制度的意义主要有二,一是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二是体现了法之正义性与实现刑罚之目的性。正是基于此,刑法理论与实务上都强调,一般情况下对数罪并罚的犯罪分子不宜适用缓刑。1996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法发[1996]21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对下列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1、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3、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投机倒把、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4、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5、曾因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6、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项和物资,情节严重的。”事实上,司法实务操作中不但经济犯罪审判上执行此规定,涉及其他犯罪中数罪并罚的,如涉毒、涉恶、涉黄、药品、醉驾等,一般也不宜适用缓刑。

二、数罪并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用缓刑

对于一人犯有数罪的情况,绝对地排斥缓刑的适用也是不当的,因为这样既不利于刑罚目的之实现,也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相悖。笔者认为,数罪并罚在特殊情况下适用缓刑,并不违背缓刑这一刑罚执行方法的创设宗旨,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刑法的“校正性正义”的功能与作用,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犯罪分子回归社会。至于何谓“特殊情况”,笔者的理解是,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认为比较“特殊”,尽管实行数罪并罚但仍可以视为“特殊情况”而适用缓刑:

第一,主体特殊。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即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据刑事法律应负刑事责任的人。从理论上讲,任何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均应接受刑事追究,以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是,具体处罚又是不同的,以体现区别对待的政策。这种区别对待,往往在刑法的条文中即作了明确要求,主要有:

1、《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七十五岁以上的人犯罪的特别要求;

2、《刑法》第十八条第二、三款规定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特别要求;

3、《刑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特别要求;

4、《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过当的人构成犯罪的特别要求;

5、《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紧急避险过当的人构成犯罪的特别要求;

6、《刑法》第二十二条至二十四条规定的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特别要求;

7、《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的特别要求等等。上列这此犯罪主体,或因年龄因素(未成年或年老),或因智障因素或身体残缺不便关押执行因素,或因犯罪状态或行为作用因素,尽管被数罪并罚,但有的可以成为缓刑等非监禁刑的执行对象。

第二,案件特殊。按照《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的;(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影响”。《刑法修正案》第十一条的修改主旨有三:一是将缓刑的适用条件明确化和具体化,即规定四个必备条件,增强了司法的可操作性;二是增加未成年人、孕妇、年老之人三类主体应当宣告缓刑,表明此三类案件从法定性上保证法官无须请示即可下判;三是在该条第三款增设了禁止令的适用,即同时禁止缓刑犯的活动区域或范围,以防止再次犯罪。从该条的结构上看,就案件情况分为两大类。第一,应当宣告缓刑的案件,主要有三类:一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这是基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考虑,防止关押后交叉感染,不利于教育、挽救与感化;二是孕妇犯罪案件,这是基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考虑,因妇女关押执行将产生诸多不便,需要特别关护;三是年老的人犯罪案件,七十五周岁以上之人,本身余年不多,施以监禁执行不符合人性化要求,故须特殊考虑。第二,可以宣告缓刑的案件,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案件范围。一方面,指凡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皆“可以”适用缓刑,因为这从刑种和量刑幅度方面分析,都表明是轻刑犯罪甚或轻微犯罪的案件。另一方面,凡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并不当然适用缓刑,只有同时符合四种必备条件的,方能“可以宣告缓刑”。而且,根据我国刑法分则条文的规定,涉及拘役、三年以下徒刑的案件,均达数百种以上,尤其拘役刑的案件最多,几乎五年以下徒刑的案件均有拘役刑种。这就表明,“可以宣告缓刑”的案件太多,因而《刑法修正案》用四个必备条件加以限制,是必要的。

第三,情节特殊。案件情节在决定适用监禁刑或非监禁刑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案件情节主要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从法定情节讲,又分为法定从重、加重处罚情节和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涉及拘役、三年以下徒刑适用缓刑的,当然仅指后者,主要有以下几类:1、自首和以自首论(《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坦白交待(《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可以从轻、减轻处罚);3、立功(《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酌定情节看,按照《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是关于酌定情节下减轻处罚之特别规定。事实上,除这种须报经核准的减轻处罚外,司法实务中还存在量刑上的大量酌定情节,比如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初犯、偶犯、赔偿损失、避免严重犯罪后果发生等等,均属于量刑考虑的重要情况,有些甚至对数罪并罚情况下能否适用缓刑产生重要影响。

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的区别是什么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一般自首是对“特别自首”的对称。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的区别如下:

相对于一般自首,特别自首之所以特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适用对象的特殊性。一般自首适用于一般犯罪人,而特别自首只适用于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2)适用条件的特殊性,特别自首的适用条件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和减刑有什么区别?

缓刑减刑条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但如果在缓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参照刑法第78条规定,减刑并相应缩减缓刑考验期限。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少于两个月...查看全文

一般减刑与缓刑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所适用的减刑与缓刑的区别如下:缓刑适用犯罪情节较轻,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的,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决的刑罚不再执行,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查看全文

缓刑和实刑有什么不同

1、实刑和缓刑是民间俗称。实刑就是要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一般来说就是需要实际在监狱或看守所里面服刑。缓刑的详细说法为暂缓量刑,主要指对已经构成犯罪的人员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 法律...查看全文

限制减刑的死缓和一般死缓差异

法律解析: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死刑缓期2年执行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一个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其适用的前得是罪犯被判处死刑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限制减刑的死缓和一般死缓差异

法律解析: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死刑缓期2年执行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一个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其适用的前得是罪犯被判处死刑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限制减刑的死缓和一般死缓区别?

律师分析: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死刑缓期2年执行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一个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其适用的前得是罪犯被判处死刑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限制减刑的死缓和一般死缓区别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死刑缓期2年执行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一个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其适用的前得是罪犯被判处死刑的情况下,才有选用的可...查看全文

缓刑议案一般能减刑吗

缓刑犯一般不能够减刑。但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予以减刑,同时应当依法缩减其缓刑考验期。缩减后,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在死缓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查看全文

一般减刑与缓刑的区别有哪些

一般减刑与缓刑的区别有:1、概念不同:缓刑,又称暂停执行刑罚、暂停量刑、缓刑。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减刑是指适当减少原判刑期的刑法执行活动;2、适用范围不同: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犯...查看全文

减刑和假释有什么不同?

减刑和假释的区别在于:减刑是在监狱执行时减轻刑罚,而假释后可以不用在监狱;减刑适用于各类刑罚犯罪分子,而假释适用于刑期超过一半的有期徒刑犯和执行十三年以上的无期徒刑犯。...查看全文

减刑和假释有什么不同

减刑是指在原判决刑罚的基础上减少所要执行的刑罚,但仍需服刑;假释是指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具体减刑是指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查看全文

假释和减刑的区别一般有什么

假释和减刑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象、次数和内容。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能使用一次,是将犯罪分子提前释放并在考验期内进行监督。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多次使用,是适当减少刑期...查看全文

一般缓刑四年可以减刑吗?

缓刑四年可以减刑,但需满足条件。减刑需要立功或悔改表现。重大立功包括阻止犯罪、检举犯罪、创新技术等。减刑后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判缓刑后行动自由受限,需报批准,严重违规可能撤销缓刑。缓刑期间需遵守规定,否则可被撤销缓刑。缓刑...查看全文

死缓和死刑有什么不同

死缓和死刑的不同方面在字面意义以及实际代表内涵不同,“死刑”代表着“死刑立即执行”的含义。而“死缓”则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查看全文

死刑和死缓有什么不同

死缓和死刑有以下不同点:1、适用条件不同:死刑一般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而死缓则适用于虽然应该判死刑,但存在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2、执行程序不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须经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程序;而死缓则...查看全文

缓刑和假释有什么不同

假释和缓刑的区别,可以从定义上进行区分:首先假释是针对被处以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等性质较为恶劣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过程中遵规守纪,认真改造,表现良好的情况下而采用的奖励措施,假释是要根据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的表现而判定...查看全文

缓刑和假释有什么不同?

1、性质不一样。缓刑是刑罚裁量制度,假释是刑罚执行制度2、适用对象不一样。缓刑适用于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假释适用于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3、结果不一样。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原来的刑罚,而假释是提前释放,有条件不执行原来的...查看全文

减刑和缓刑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分析: 1、概念不同: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暂缓量刑、缓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 2、适用范围不同:缓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行为比较轻微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的犯罪...查看全文

减刑和缓刑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1、概念不同: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暂缓量刑、缓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2、适用范围不同:缓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行为比较轻微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查看全文

减刑和缓刑的差异是什么

法律解析: 1、概念不同: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暂缓量刑、缓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 2、适用范围不同:缓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行为比较轻微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的犯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