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范围的相关知识

律师回答
摘要:司法鉴定的范围包括文书、印章类鉴定、亲子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物证学鉴定、法医病理学鉴定、法医毒物学鉴定和微量物证鉴定。对于司法鉴定的不服,当事人可以向司法鉴定机构投诉或上级行政机关投诉,甚至发起起诉。司法鉴定一般包括委托、受理、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文书出具和出庭等步骤。根据需要,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进行补充鉴定,由原司法鉴定人进行。
一、司法鉴定的范围包含哪些
司法鉴定的范围包含以下:
1.文书、印章类鉴定
2.亲子鉴定
3.法医临床鉴定
4.法医物证学鉴定
5.法医病理学鉴定:包括死亡原因鉴定、死亡方式鉴定、医疗纠纷、尸表检查、尸体解剖等。
6.法医毒物学鉴定:包括各类食物、毒品、药品、农药中毒,各种有毒动、植物中毒,气体中毒等。
7.微量物证鉴定:如各类非金属物、金属物成份鉴定。
二、司法鉴定不服去哪里投诉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司法鉴定人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投诉,或者他直接向他们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来进行投诉或者直接发起起诉都是可以的,当事人可以准备好相关的证据,然后找到该司法鉴定所的投诉电话,直接打电话投诉是比较简便的。
三、司法鉴定如何进行
司法鉴定一般包括以下的8个步骤:
1.委托。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
2.受理。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审核委托人的委托事项;
3.初次鉴定。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
4.补充鉴定。司法鉴定机构补充鉴定;
5.重新鉴定;
6.复核鉴定;
7.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
8.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进行补充鉴定:
(一)原委托鉴定事项有遗漏的;
(二)委托人就原委托鉴定事项提供新的鉴定材料的;
(三)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
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应当由原司法鉴定人进行。
延伸阅读
结语:司法鉴定的范围广泛,包括文书、印章、亲子、法医临床、法医物证学、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物学和微量物证等鉴定。对于司法鉴定不服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司法鉴定机构投诉,或向上级行政机关投诉或提起诉讼。司法鉴定一般包括委托、受理、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出具鉴定文书和出庭等步骤。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进行补充鉴定,补充鉴定应由原司法鉴定人进行。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五章 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 第四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司法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问题。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一条 司法鉴定人自行提出回避的,由其所属的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委托人要求司法鉴定人回避的,应当向该司法鉴定人所属的司法鉴定机构提出,由司法鉴定机构决定。
委托人对司法鉴定机构作出的司法鉴定人是否回避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撤销鉴定委托。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七条 司法鉴定人应当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签名。记录可以采取笔记、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记录应当载明主要的鉴定方法和过程,检查、检验、检测结果,以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记录的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完整、清晰,记录的文本资料、音像资料等应当存入鉴定档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赔偿范围相关知识

交通事故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康复支出;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赔偿金和辅助器具费;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查看全文

了解伤残鉴定的相关知识

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具体治疗机构确定治疗终结。伤残鉴定机构由省级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当事人可自行选择。伤残鉴定方式分为自行委托和法院委托,两者法律效力不同。伤残鉴定需携带相关资料,并缴纳评定费用。对伤残鉴定结论不服可通过...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的相关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收费标准:首次鉴定2200元/例,再次鉴定3200元/例;尸体解剖基准价2500元至6000元;医疗纠纷鉴定4300元/例;伤残程度评定700元/例;精神状态鉴定600元/例;手印鉴定800元/枚。...查看全文

法律的相关知识?

法律分析: 依据法律,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不得与法律相违背。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这里所依据的法律,既包括实体法,也包括程序法。也就是说,行政机关...查看全文

了解医疗事故鉴定的相关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患者或家属需要写申请书并提交给当地的卫生局。卫生局会办理相关手续。然后,患者或家属需要到医学会正式申请医疗事故的鉴定,并支付鉴定费用。保留好缴费收据,如果起诉成功,医院将赔偿鉴定费用。最后,在医...查看全文

司法鉴定范围

法律分析:司法鉴定能力鉴定范围是:1.法医临床鉴定;2.法医病理鉴定;3.文书司法鉴定;4.司法精神病鉴定;5.法医物证鉴定;6.微量物证鉴定;7.痕迹司法鉴定;...查看全文

司法鉴定范围?

律师分析: 司法鉴定能力鉴定范围是: 1.法医临床鉴定; 2.法医病理鉴定; 3.文书司法鉴定; 4.司法精神病鉴定; 5.法医物证鉴定; 6.微量物证鉴定; 7.痕迹司法鉴定; 8.计算机司法鉴定; 9.声像资料鉴定; 10.亲...查看全文

法规相关知识?

律师解答: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2、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查看全文

文物司法鉴定的鉴定范围?

律师分析: 文物司法鉴定的鉴定范围:1、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史迹)鉴定: 古建筑(城市建筑、宫殿建筑、衙署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馆堂建筑)等;2、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流散文物)鉴定: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玉石器、漆...查看全文

文物司法鉴定的鉴定范围

法律解析: 文物司法鉴定的鉴定范围:1、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史迹)鉴定: 古建筑(城市建筑、宫殿建筑、衙署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馆堂建筑)等;2、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流散文物)鉴定: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玉石器、漆...查看全文

文物司法鉴定的鉴定范围

法律解析: 文物司法鉴定的鉴定范围:1、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史迹)鉴定: 古建筑(城市建筑、宫殿建筑、衙署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馆堂建筑)等;2、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流散文物)鉴定: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玉石器、漆...查看全文

出院后进行伤残鉴定的相关知识

伤残鉴定需在治疗终结后申请,出院三个月后可进行。工伤后的伤残鉴定可根据治疗情况申请,无需住院。工伤鉴定结论出具时间为60至90日。伤残鉴定属于司法鉴定,由合格机构进行,不存在造假可能。...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顺序的相关知识

法律解析: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顺序的相关知识?

律师分析: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顺序的相关知识

法律分析: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顺序的相关知识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范围?

律师分析: 根据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我国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著作权和邻接权;2、专利权;3、商标权;4、商业秘密权;5、植物新品种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商号权。 【法律依据】: 《建立世界知识产...查看全文

司法鉴定机构鉴定范围?

律师分析: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对于某些专业性的问题存在疑惑的是可以申请司法鉴定的,由...查看全文

司法鉴定机构鉴定范围

法律分析: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对于某些专业性的问题存在疑惑的是可以申请司法鉴定...查看全文

司法鉴定管理范围?

律师分析: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其主要内容包括:个身损伤程度鉴定、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活体年龄鉴定、性功能鉴定、医疗纠纷鉴定、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佳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认证律师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已服务19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