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款需要交个税吗?

律师回答

个人借款利息收入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一、红利所得有差额计税的特殊情形
1、通常情况下,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从收入额中扣除任何费用。其中,每次收入是指支付单位或个人每次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个人所取得的收入。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税时也有允许合理减除部分所得计税的特殊情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为股东个人购买汽车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5〕364号)第一条规定,依据《个人所得税法》以及有关规定,企业购买车辆并将车辆所有权办到股东个人名下,其实质为企业对股东进行了红利性质的实物分配,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考虑到股东个人名下的车辆同时也为企业经营使用的实际情况,允许合理减除部分所得。减除的具体数额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
二、工资补扣涉及的个税需要不需要缴纳
公司给员工发工资是不需要交税的,但是员工的工资超过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员工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三)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五)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2、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九)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个人与个人之间借贷要交税吗?

个人与个人之间借款属于民间借贷,是不需要交税的。不过借款产生的利息属于应税项目,达到起征点的应交相关的税款,比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像在《个人所得税...查看全文

公司与个人之间借款要交税吗

公司与个人之间是否可以借款 公司能借款给个人,这也属于民间借贷的范围,但借款要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经过股东大会同意。而且借款的个人不可以是公司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因为法律规定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查看全文

个人之间借款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与个人之间借款不交税收,但借款产生的利息属于应税项目,达到起征点的应交相关的税款,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查看全文

个人之间借款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与个人之间借款不交税收,但借款产生的利息属于应税项目,需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包括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和偶然所得。...查看全文

公司与个人之间借款合法吗

企业与个人间借贷行为一般是合法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认公民和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公民在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无效:...查看全文

公司借款给个人需要交税吗

公司借款给个人需要交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查看全文

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借贷合法吗?

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合法的。 1、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应当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自治为主,内容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3、借贷...查看全文

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借贷合法吗??

律师分析: 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合法的。 1、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应当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自治为主,内容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查看全文

个人与个人间可办理抵押借款吗?

律师分析: 个人与个人之间只要双方协商同意、可以抵押,但要到房管部门做房屋抵押登记,个人之间的借贷在不超过同期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四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查看全文

个人与个人间可办理抵押借款吗

个人和个人之间可以办理抵押。抵押的概念是为了担保债务顺利履行,债务人在不转移财产的情况下,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如果债务人没有按时履行债务,债权人就有该财产的优先受偿权。这里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可以是自然人。【本文关联的相...查看全文

个人与个人间可办理抵押借款吗

法律分析:个人和个人之间可以办理抵押。抵押的概念是为了担保债务顺利履行,债务人在不转移财产的情况下,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如果债务人没有按时履行债务,债权人就有该财产的优先受偿权。这里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可以是自然人。...查看全文

个人与个人间可办理抵押借款吗

法律分析:个人与个人之间只要双方协商同意、可以抵押,但要到房管部门做房屋抵押登记,个人之间的借贷在不超过同期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四...查看全文

公司向个人借款要交税吗?

公司借款给个人需要交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查看全文

个人向公司借款要交税吗

个人从公司借款不需要交税,个人向公司借款属于借贷,约定有关的借款还款方式、用途、归还期限就可以了。这种是债务债权往来,不用申报税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向个人借款,公司支付了利息,所以个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以下情况的需要个人...查看全文

个人借款利息需要缴税吗

一、个人借款利息是否交税 1、私人借款给公司取得的利息收入,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利息收入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法律规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查看全文

借款利息需要交个税吗

我们很多人对于题目中提到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很清楚,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但这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有了解的必要,今天律师整理了相关的知识,一起往下面看看吧。 案情简介: 税务稽查人员2018年3月在对某制衣公司进行纳税检查时...查看全文

个人之间的转账是否需要缴纳税款?

私人对私人账户转账不需要交税,只有交易开发票才需要缴税。个人所得税是对居民和非居民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居民个人需要缴纳全部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个人只需要缴纳在中国境内获得的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查看全文

公司与公司之间借款打给个人

律师分析: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禁止公司间相互借款,只是规定了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企业间借贷,是指非金融企业之间相互借款的行为。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查看全文

公司与个人之间是否可以借款

公司能借款给个人,这也属于民间借贷的范围,但借款要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经过股东大会同意。而且借款的个人不可以是公司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因为法律规定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 公司之间...查看全文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土地争议?

律师分析: 依土地管理法规定,若属于个人之间的土地使用权纠纷,由乡镇人民政府处理,建议您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土地确权;若属于其他纠纷,建议您向法院起诉,维护您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