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就需要转登记为一般纳税人,那么限额500万的时间是怎么计算呢?
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3号)第二条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即小规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的,就需要转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时间计算中的“年”是指连续12个月或连续四个季度的应税销售额,并不是会计年度,而是一个滚动连续计算的概念。
若纳税人按季度申报缴纳增值税,则根据连续四个季度的累计应税销售额判断是否超过500万的标准,比如2024年10月份申报第三季度增值税,判断是否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是从2021年第四季度累计应税销售额到2024年第三季度(2021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判断是否超过500万的标准的应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以及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其中纳税申报销售额,即按月或按季度申报的销售额包括未开票销售额,开票销售额,以及视同销售销售额。
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选择差额征税的纳税人),其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按未扣除之前的销售额计算。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
国家对小规模纳税人的扶持力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大的,《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4年第15号)规定,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额,免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就需要转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不得再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实务工作中,判断是否超标准的500万,计算依据是连续12个月或连续四个季度,作为企业财务人员,需要持续关注该指标是否超标。同时,这里的标准,不仅包括纳税申报的应税销售额,还包括稽查查补,纳税评估调整的销售额,为了安全起见,要留有一定的额度,企业可以设置预警销售额,比如预警指标设置为470万,给税务机关纳税调整一定的空间。
纳税申报的销售额,又包括开票销售额和未开票销售额,对于未开票销售额也要正常进行纳税申报,未开票销售额不正常申报,通常是走老板私户,这样操作在强大的金税系统大数据比对下,极容易发现异常,属于偷漏税行为,将面临补税,高额的滞纳金以及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