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抵押贷款合同原件丢失,如何补办

律师回答

丢失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如果是在购房合同没有做预售登记前丢失合同的,只需将剩余的合同作废,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2、如果是在购房合同做完预售登记,没有开始办理银行按揭前丢失的,应在报纸上刊登合同作废的声明,到期满后,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再去做预售登记;3、如果是在做完预售登记,已经办理好银行按揭手续后丢失的,还要和办理贷款的银行签订一份变更协议
一、购房合同丢失后应如何处理:
购房者和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后,合同就是证明购房者购买房屋的合法凭证。一份完整的购房合同共有四本:开发商二本,房管部门备案一本,购房者一本。
如果购房者要办理银行按揭的话,购房者所有的那本合同要放在银行质押。开发商在办理房屋产权证书时,需要将所有的四本合同拿到房管部门才能够办理产权证书,缺少任何一本都不行。所以购房者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购房合同。如果丢失了,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而在不同的时期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在购房合同没有做预售登记前,如果购房者丢失合同,只需将剩余的合同作废,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
2、在购房合同做完预售登记,没开始办理银行按揭前,如果购房者丢失合同,可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到三个月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再去做预售登记。
3、在购房合同做完预售登记,已经办理银行按揭后,如果购房者丢失合同,除需要办理第二种情况所办理的手续外,购房者还要和办理贷款的银行签订一份变更协议,并将新的合同放在银行质押。
二、购房合同补办材料要哪些
针对期房,补办合同材料:
(1)首先需要缴费原始发票和身份证明。若购房合同还没做预售登记前,购房合同遗失的,当事人可以凭购房缴费原始发票和身份证明,和开发商约定剩余合同作废,并重新签订一份合同。
(2)购房合同遗失声明。若做完了预售登记、还没开始办理银行按揭,丢了合同,则需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并在三个月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和开发商重新再签一份,再去做预售登记。
(3)变更协议。若在做完了预售登记且已经办理银行按揭,购房合同丢了,除需办理第二种情况所办理的手续外,购房者还要和办理贷款的银行签订一份变更协议,并将新的合同放在银行质押。
法律咨询:
网友:购房合同补办需要多久?
律师:
1、如果购买的是期房,根据我国《城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商品房预售,并且没有办理房产登记的购买者可以到当地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查询。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暂行办法》预售的商品房由购买人在结算之日起。
2、30日内到县级以上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及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手续。开发经营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预售人应当在签约之日起30日内到上述两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如果购房者能及时办理产权登记,自然也就不必担心因丢失合同和收据所造成的不便。
3、如果购买的是现房,应当针对房屋买卖合同,我国采取登记制度,即房屋买卖合同须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方为有效成立。未经登记的,法律不予保护。若能按照法律规定程序操作,就杜绝了因不慎丢失所带来的隐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丢失房屋抵押合同,如何补救?

合同丢失不影响合同效力,但在法院起诉时可能受影响。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有效条款的约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终止不影响争议解决条款的效力。合同内容必须可分,无效部分不得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查看全文

丢失购房合同原件,如何补办?

购房合同原件丢失补办有用,分两种情况。预售前丢失,可与开发商签订新合同;预售后丢失,需刊登上报,3个无异议后作废原合同,与开发商拟定新协议。...查看全文

丢失房屋抵押合同,如何是好?

房屋抵押合同丢失时,可凭有效身份证到经办行或房产抵押部门办理复印件,但需缴纳手续费。签订抵押合同时要注意主合同的有效性,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禁止约定抵押物转移所有权。对于房产、土地、车辆等财产作抵押物,需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否则合...查看全文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如何补办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后,可以携带身份证向贷款行、开发商、房管局复印合同原件。也可以去房产抵押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查档补办。如果在办理银行按揭之前就丢失了贷款合同,可以向各方声明合同作废。三个月后,带相关证明注销原贷款合同,并重新签...查看全文

住房贷款合同丢失如何补办

住房贷款一般是指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选择申请银行贷款支付房屋的款项,那么住房贷款合同丢失如何补办?      住房贷款合同丢失可以让银行重新复印一份,住房贷款合...查看全文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如何补办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后,可以携带身份证复印件去贷款行、开发商、房管局要求补办合同原件。如果已经办理了银行按揭但合同丢失,可以向相关方面声明合同作废,并在三个月后提供相关证明注销原贷款合同,并重新签订新合同。若需要查询档案或补办手续,可...查看全文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如何补办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时,可以携带身份证向贷款行、开发商、房管局复印合同原件。也可去房产抵押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查询档案并补办。如果在办理银行按揭之前已丢失贷款合同,可以向各方声明合同作废。待三个月到期后,带相关证明注销原贷款合同并...查看全文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如何补办

法律分析: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可以携带身份证向贷款行、开发商、房管局复印其合同原件,可以去房产抵押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查档补办;没有办理银行按揭前已经丢失贷款合同的,可以向各方声明合同作废,待三个月到期后带相关证明注销原贷...查看全文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如何补办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时,可以携带身份证复印件向贷款行、开发商、房管局申请补办原合同。如果在办理银行按揭前已丢失合同,可在三个月到期后凭相关证明作废原合同并重新签订。也可前往房产抵押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查档补办。...查看全文

房屋抵押贷款合同丢了怎么办

房屋贷款合同丢失的,借贷人可前往开发商或房管局重新复印一份。如果办银行按揭前丢失,需借贷人声明合同作废,三个月后携带有关证明申请注销原合同再重新签订合同。如果办理的是公积金贷款没有购房合同原件,借贷人提供当地房屋交易中心有盖章的信...查看全文

房屋租赁合同原件丢失如何办?

律师分析: 房屋租赁合同原件丢失的,当事人一方请求复印对方保存的租赁合同文本;可以与对方协商补签租赁合同;或者如果租赁合同依法办理了登记备案等手续的,可以到有关机关申请复印其留存的租赁合同文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和贷款合同丢失如何补办

购房贷款合同丢失可以携带身份证向贷款行、开发商、房管局复印其合同原件,可以去房产抵押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查档补办;没有办理银行按揭前已经丢失贷款合同的,可以向各方声明合同作废,待三个月到期后带相关证明注销原贷款合同重新签订。...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原件丢失如何补救

第一,如果购买的是现房,按我国现行规定,房屋买卖合同须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方为有效成立。未经登记的,房屋买卖合同不生效,法律不予保护。因此,若已经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就从法律上杜绝了因不慎丢失所带来的隐患,只需补办丢失的材料就可以...查看全文

丢失购房合同原件,如何补回?

购房合同丢失可到相关部门补办,只需提供丢失的材料。现房需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确保合同有效;期房需查询房地产和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权属登记手续。根据法律规定,合法手续可在政府系统中查到。...查看全文

租房合同原件丢失如何补救

法律分析:这种情况下,房东是有义务出示租赁合同、及相关附件的。按照一般规律来讲,房房屋租赁是需要乙方给付保证押金的。你丢了合同,并不意味着甲方就可以昧着良心任意行事的。否则,你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进而主张自己的...查看全文

如何办理房屋抵押贷款,哪些房屋无法办理抵押贷款

房屋抵押贷款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咨询,然后签署购房协议;接着进行房产评估,以确定房屋的价值;之后是银行审批,以确保贷款额度符合要求;接着进行抵押登记,以确保房屋在贷款期间归借款人所有;最后是发放贷款,借款人可以开始按照...查看全文

贷款合同原件丢失怎么办?

律师分析: 一、去复印合同 购房贷款合同不会只有一份,贷款行、开发商,还有房管局都会有合同原件,所以你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去贷款行或是开发商、房管局复印一份就行了。 二、去查档补办 丢了购房贷款合同还可以去房产抵押部门查档补办,若办理...查看全文

丢失购房贷款合同,如何补救?

买房贷款合同丢失后,可以去房产抵押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查档补办。同时,可以携带身份证向贷款行、开发商和房管局复印合同原件。如果未办理银行按揭,需声明合同作废后,在三个月合同到期后重新签订贷款合同。根据相关法律依据,权利人和利害...查看全文

合同原件丢失如何补救

法律分析: 合同原件丢失可以补签一份或者复印一份对方的原件。两种办法都需在合同注明丢失情况,并且签字盖章。合同原件丢失,如果双方均承认合同的存在,并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丢影响比较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查看全文

合同原件丢失如何补救

法律分析: 合同原件丢失可以补签一份与原文件一样的合同或者复印一份对方的原件。两种办法都需在合同注明丢失情况,并且签字盖章。合同原件丢失,如果双方均承认合同的存在,并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丢影响比较小。 法律依据: 《民法典》...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