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有新证据的刑事二审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二审需视情况开庭审理,如涉及新证据、定罪量刑异议、死刑案件或检察院抗诉。处理方式包括维持原判、改判、改判后上诉或抗诉,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34、236条。
一、刑事二审有新证据需要开庭吗
1、刑事二审有新证据不需要开庭审理。
2、二审如果存在如下情形的,需要开庭审理:
(1)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2)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3、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二、刑事二审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此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4、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关于刑事二审处理方式的规定。
延伸阅读
重新审视刑事二审案件中新证据的法律效力及审理方式
重新审视刑事二审案件中新证据的法律效力及审理方式是为了确保公正审判和维护司法公正。在刑事二审中,新证据的法律效力需要重新评估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可信度,以确定其对案件的影响。审理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能包括开庭审理、书面审理或合议庭讨论。法律效力和审理方式的决定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被告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同时保证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和认可。只有通过严谨的审查和审理,才能确保刑事二审案件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结语:刑事二审中,对于新证据的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4条,如果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需要开庭审理。在刑事二审中,根据第236条的规定,对于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维持原判;对于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的,应改判;对于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的,可以改判或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审理方式可能包括开庭审理、书面审理或合议庭讨论,以确保公正审判和维护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三条 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重新审视立案审查是否需要开庭

再审案件一般都会开庭审理,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三条规定,如果特殊情况存在或双方当事人已通过其他方式充分表达意见并书面同意不开庭审理,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进行缺席判决。...查看全文

二审没有新证据是否还需要开庭审理

二审没有新证据可以不开庭。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查看全文

是否还有新证据?二审是否重新开庭?

一审、二审中没有新证据或理由的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二审判决生效后,不能继续上诉,但可申请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再审的情况包括有新证据、原判决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主要证据伪造或未经质证、需要的主要证据不能自行收集并申请法院调查...查看全文

第二审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被判处死刑、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以及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均应当开庭审理;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查看全文

第二审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特定情况下第二审刑事案件必须开庭审理,包括上诉案件、死刑上诉案件、抗诉案件和其他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有权上诉。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不得超过...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的案件,二审不开庭的情形

二审不开庭审理情形:最高法明确四种情况,可不开庭审理:1.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2.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3.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4.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发回重审。...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二审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民事二审案件法院可以不开庭直接判决、裁定的情况包括: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发回重审。...查看全文

有新证据二审必须开庭审理吗

有新证据二审必须开庭审理吗      如果二审诉讼中,一方第三人提交了新的证据,二审一定会开庭审理的。 &...查看全文

有新证据二审必须开庭审理吗

法律分析:如果二审诉讼中,一方第三人提交了新的证据,二审一定会开庭审理的。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发回重审是否需要二审?

发回重审是二审法院对一审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裁定,认为一审判决存在瑕疵。与一审不同,发回重审是二审程序,定义、主体和限制都有所区别。发回重审只能进行一次,避免当事人滥用上诉权利。...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已解决,是否需要重新开庭审理?

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是不需要开庭审理就可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的。所以,只要收到法院的裁定书,说明案件已经审结,是不需要再开庭审理的。...查看全文

重新审视刑事案件的法律依据

刑事案件重新鉴定的法律依据:侦查阶段可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庭审阶段当事人可申请通知新证人、调取新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法庭应决定是否同意上述申请;申请需提供证人姓名、证据存放地点、重新鉴定理由;延期审理不超过一个月;有疑问可指派专...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的案件是否需要重新立案?

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案件时,不需要重新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认为一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查看全文

二审自诉刑事案件是否开庭审理?

刑事二审不一定需要开庭审理,但符合法律规定需要开庭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如果二审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应当讯问被告人并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于上诉、抗诉案件,二审法院可以选择在案件发生地或原审...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是否需要出庭受审?

再审申请须知:再审可以书面审理,不必开庭,但检察机关抗诉需开庭审理。申请再审需满足法律允许的事由。再审申请书需写明申请人、被申请人基本情况,生效法律文书信息,事由、请求、事实、理由、证据,再审法院等。除再审申请书外,还需提交身份证...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择日宣判是法院在合理时间内对案件进行宣判的一种做法,具体时间没有明确的法定标准。根据审限规定,简易程序一般在三个月内,普通程序一般为六个月内,只要在这个审限期内宣判都属于程序合法。...查看全文

重新审视:刑事二审程序审理范围的确立

刑事二审审理范围包括不服一审判决的被告人、自诉人及其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以及检察院对一审判决的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全面审查一审判决的事实和法律适用,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限制。(98字)...查看全文

重新审视刑事案件再审的标准是什么?

新证据证明原判决可能有错误,影响定罪量刑;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应排除;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律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审判人员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行为。...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况

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包括被告人及其代理人对第一审事实、证据提出异议、被判死刑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案件以及其他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可以在案件发生地或原审法院所在地进行。...查看全文

二审法院发回案件重审是否需要重新组成合议庭?

二审发回重审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违反法定程序、遗漏审理、调解不成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发回重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