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已解决,是否需要重新开庭审理?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是不需要开庭审理就可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的。所以,只要收到法院的裁定书,说明案件已经审结,是不需要再开庭审理的。
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是不需要开庭审理就可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的。所以,只要收到法院的裁定书,说明案件已经审结,是不需要再开庭审理的。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七十八条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法律对调解不成到开庭审理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对审限有规定。如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经审查,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很多人会以为民事案件在受到裁决书之后还需要再开庭审理,其实不是的,民事案件相对于刑事案件,是有很多的区别的。刑事案件比较复杂,需要多次开庭审理,但是民事案件一般就是收到了裁决书,就已经定了结果了,这个时候是不需要再开庭了。
延伸阅读
结语: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无需开庭审理即可作出判决或裁定。一旦法院发出裁定书,即意味着案件已经审结,无需再进行开庭审理。相比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较为简化。刑事案件通常需要多次开庭审理,而民事案件一般在收到裁决书后即可认定结果,无需再进行开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二节 审理前的准备 第一百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案件二审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民事二审案件法院可以不开庭直接判决、裁定的情况包括: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发回重审。...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再审是否需要开庭?

民事再审案件会开庭审理,包括第一审程序审理、第二审程序需要审理事实或证据、检察院提出抗诉、可能加重刑罚的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03条规定,再审案件通常需要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除非特...查看全文

重新审视有新证据的刑事二审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刑事二审需视情况开庭审理,如涉及新证据、定罪量刑异议、死刑案件或检察院抗诉。处理方式包括维持原判、改判、改判后上诉或抗诉,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34、236条。...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择日宣判是法院在合理时间内对案件进行宣判的一种做法,具体时间没有明确的法定标准。根据审限规定,简易程序一般在三个月内,普通程序一般为六个月内,只要在这个审限期内宣判都属于程序合法。...查看全文

重新审视立案审查是否需要开庭

再审案件一般都会开庭审理,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三条规定,如果特殊情况存在或双方当事人已通过其他方式充分表达意见并书面同意不开庭审理,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进行缺席判决。...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已判决的案件是否合法?

一审败诉可上诉,判决书送达后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一审裁定不服可上诉,裁定书送达后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包括当事人信息、原审法院、案件编号、上诉请求和理由。...查看全文

再审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再审案件一般都会开庭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零三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但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有特殊情况或者双方当事人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充分表达意见,且书面...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的案件是否需要重新立案?

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案件时,不需要重新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认为一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查看全文

第二审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被判处死刑、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以及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均应当开庭审理;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查看全文

第二审刑事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特定情况下第二审刑事案件必须开庭审理,包括上诉案件、死刑上诉案件、抗诉案件和其他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有权上诉。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不得超过...查看全文

是否需要开庭审理速裁庭案件?

速裁庭开庭程序与一审相同,除特定类型案件外,一审案件需开庭。醉驾开庭不需戴手铐,手铐使用有严格规定,避免罪犯逃脱。起诉抚养费需开庭,判决时间视情况而定,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决定抚养费。对于在读大学生起诉父母支付抚养费,法院判决因具体...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案件是否已开庭审理?

取保候审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可能判处轻刑或无社会危险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一种措施,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终止,根据情况,检察机关可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进一步审理案件。...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起诉离婚是否需要开庭审理,若原告撤诉或庭前调解达成,法院将不开庭。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可申请不公开审理,不允许旁听和记者报道,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查看全文

缓刑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法院判缓刑要开庭,有期徒刑缓刑需要满足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2.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缓刑考验期的确定以原判刑期为依据,可以相等或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缓刑考验...查看全文

再审案件是否一定需要开庭审理?

再审案件开庭审理与申请再审被驳回后的处理方法:再审案件视证据充足与否决定是否开庭审理;申请再审被驳回后可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或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享有抗诉权,可对法院判决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提出抗诉...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已审结还用开庭吗

民事案件如果已经审结了是不用再进行开庭的,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受到了法院的裁决书了,这个时候民事案件已经有了一个结果了,是不需要再进行开庭审理了,因为这个时候案件已经完结了。 民事案件已审结还用...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是否需要出庭受审?

再审申请须知:再审可以书面审理,不必开庭,但检察机关抗诉需开庭审理。申请再审需满足法律允许的事由。再审申请书需写明申请人、被申请人基本情况,生效法律文书信息,事由、请求、事实、理由、证据,再审法院等。除再审申请书外,还需提交身份证...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调解不成,法庭需要多久时间开庭审理?

民事案件,法庭调解不成,开庭审理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法律对审限有规定。普通程序案件应在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可延长6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应在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相关法律规定如此。...查看全文

成功调解的案件是否还需要开庭审理?

庭前调解成功即终止诉讼,无需开庭。法院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可下达调解书,结案而不开庭。如双方庭外和解,原告需申请撤诉,法院裁定准许撤诉即结案;否则法院按原定时间开庭,原告可不出庭,法院将按撤诉处理。...查看全文

"发还重审案件,重审开庭是否还需举证"

一、重审需要重新提交证据吗 1、人民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新的证据,可以提交新的证据,由双方在庭审过程中质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当事人庭审权利】 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