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理已判决的案件是否合法?

律师回答
摘要:一审败诉可上诉,判决书送达后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一审裁定不服可上诉,裁定书送达后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包括当事人信息、原审法院、案件编号、上诉请求和理由。
一审败诉,是不可以重新起诉的。但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客观: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七十二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延伸阅读
重新审理已判决的案件是否违反法律程序?
重新审理已判决的案件是否违反法律程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法律程序的严谨性是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的基石。如果重新审理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例如符合法定的审理程序、提供足够的证据和听证机会,那么重新审理并不违反法律程序。其次,重新审理的目的是确保正义的实现,特别是在发现案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新证据或司法不当行为时。因此,只有在符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重新审理已判决的案件才能保障公正和法律的权威性。最终的判决应考虑各方的权益和公共利益,以确保司法制度的公信力和法治的稳定。
结语:法律程序的严谨性是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的基石。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时,有权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重新审理已判决的案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符合法定的审理程序、提供足够的证据和听证机会等。只有在符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重新审理才能保障公正和法律的权威性,以确保司法制度的公信力和法治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5年后能否重新审视已判决的刑事案件?

经济案判5年,交清罚款才能减刑,不交罚款不符合减刑条件。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认真遵守监规、悔改表现或有立功表现,可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抗御灾害、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已解决,是否需要重新开庭审理?

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是不需要开庭审理就可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的。所以,只要收到法院的裁定书,说明案件已经审结,是不需要再开庭审理的。...查看全文

能否重新审查已结案的案件?

已结案的刑事案件是否可以翻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翻案,但必须符合条件并提供足够证据支持。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确保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移送检察院审查决定。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需记录在案。刑事案件办案程序包括刑事拘留、...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的案件是否需要重新立案?

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案件时,不需要重新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认为一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的案件会推翻原审判决吗?

二审翻盘的概率不高,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大多数一审法院判决正确,二审法院通常会维持原判,除非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如果一审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二审法院可以改判或发回原审重新审判。...查看全文

已裁决的案件是否可以重新起诉?

已宣判的判决无法再起诉,只能申请再审。再审需满足条件:已生效的案件,除准许撤诉外,可向上级法院申请;双方公民或人数众多的案件,可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申请不影响执行。...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重新审视已经作出的判决?

已判决生效的案件是否能再翻案?刑事案件可通过二审、上诉或申诉要求再审。自诉案件可撤诉后再起诉,但需根据原因决定。行政案件可申请强制执行,逾期申请除特殊情况外不予受理。《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相关程序和义务。...查看全文

法院是否愿意重新审理案件?

听证会是审查再审案件的一道程序,法官在此了解案情和争议,但不是必经程序,可能没有时间细看材料。法官需回去研究听证会和案卷材料,才能作出结果。如对结果不满,可进行开庭审理。...查看全文

是否会重新审判诈骗案件?

诈骗犯将受到严厉惩罚,包括首要分子、重要犯罪情节、危害严重、影响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涉及救灾、挥霍财物、违法犯罪、严重后果、前科记录以及多次作案。...查看全文

重新审判人民法院应当审理的案件

新证据证明原判决存在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定罪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存在矛盾;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审判人员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案件重新审理的概率

《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进行法制审核的情形,包括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直接关系当事人权益、疑难复杂案件等。听证会只是再审申请的审查和评判,最终裁判结果取决于案情。对于违法所得私分等行为,财政部门或有关部门有权...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的案件是否允许人民陪审?

发回重审的案件不得有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陪审员只能参审第一审案件,而发回重审的案件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由审判员组成,而合议庭评议...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的离婚案件如何裁决?

离婚官司二审判决并非绝对,而是相对于实际情况而定。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是离婚案件中的复杂问题,涉及当事人利益、家庭成员和房屋产权等多个因素。...查看全文

二审判决已经作出,案件是否完结?

我国审判程序实行两审终审制。一审结束后,当事人没有上诉或按法律规定不允许上诉的案件,一审生效后,案件结束。若当事人上诉,二审终结后案件才算结束。特殊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不服并提起再审,请再审法院受理后,可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案件重新审理的可能性

听证会是再审申请审查的一部分,裁判结果取决于案情。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处罚决定前,应进行法制审核。听证会结束后,行政机关根据听证笔录作出决定。对于不起诉案件,可以开展公开听证,如被害人不同意从宽处理、具有社...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案件的法律期限

刑事案件再审期限为三个月,最多延长六个月;行政案件再审申请应在2年内提出;行政案件第一审期限为三个月,可延长三个月;行政上诉案件期限为两个月,可延长两个月。...查看全文

20年前的案件是否还会重新审理?

追溯时效和案件重审程序是本文的主题。追溯时效规定了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根据不同刑罚的最高刑期而定。如果超过追诉期限,犯罪行为将不再被追诉,除非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文章还介绍了案件重审的条件和程序,包括有新证据、证据不真实或不...查看全文

是否影响案件审理和判决?

律师会见是被告人和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权利,保障辩护权、知情权和自由选择律师权。律师会见延期可能影响被告人的辩护权利,但对案件审理和判决的影响因情况而定。...查看全文

中院重新审理的案件是否有可能出现改判?

中院发回重审的刑事案件有可能改判,一般是因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程序违法等因素。重审在原审法院重新组成合议庭,等同于一审,对结果不服可上诉。刑事诉讼二审应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第二审认为第一审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案件,以及第一审...查看全文

重新审理案件的规定

刑事案件再审程序的规定:根据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根据案件原来是第一审还是第二审或上级法院提审,分别按照第一审程序或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