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获得工伤认定书。第二、要在工伤疾病治疗期满病情稳定之后。第三、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第四、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规定的时间去到指定的医院工伤鉴定科室进行鉴定。第五、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鉴定费。如材料不全,出据委托诊断后,再来鉴定。第六、鉴定办于每周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者结论,并予以公布。第七、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取全部材料。
工伤鉴定过时效怎么办?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进行有关事宜进行鉴定。关于工伤时效问题给大家做如下分析:一旦认定工伤,即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获得较高的赔偿。所以在工伤事故发生的1年内,要求工伤认定是索要赔偿最快也是最有力的方式。工伤事故发生1年后,若工伤认定已过时效,可以提起民事侵权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特别提示:工伤鉴定时效,最长为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有关部门申请。所以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积极主动的申请工伤鉴定,以便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
工伤鉴定流程?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工伤鉴定流程如下: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2、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来做鉴定。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200元鉴定费。如材料不全,由我办出据委托诊断后,再来鉴定。4、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天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工伤鉴定标准?
工伤鉴定标准的问题,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情况一级最严重,十级最轻。具体请到劳动部门的伤残鉴定部门进行鉴定或到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下面仅介绍一下常见的八到十级伤残。1、八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双足部分肌瘫肌力4级;单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面部烧伤植皮≥1/5;等更多内容。2、九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颈部外伤致颈总、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桥手术后无功能障碍;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二项或轻度毁容者等。3、十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工伤等级鉴定标准?
工伤鉴定等级分为一至十级,符合评残标准一级到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到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到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七到十级的评残标准。七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者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八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九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十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工伤伤残鉴定流程?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一般如下:先到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科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并详细填写表格,其中通常要求所在企业盖章并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被鉴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被鉴定人应已满最短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用人单位单独申请的,被鉴定人应已满最长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