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共同犯罪的定义采用

律师回答

共同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的成立,要求同时具备以下主体、客观和主观三个方面的要件: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点:

1.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人。这是主体要件中的量的规定性因素。一个人不存在“共同”犯罪问题。如果行为人教唆他人犯罪,而被教唆人未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教唆者单独构成所教唆的罪,尽管存在教唆行为,也不存在共同犯罪问题。

2.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这是主体要件中质的规定性因素。如果虽然符合量的规定性因素,即有两个以上的人,但是其中一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的一般起点是年满16周岁,但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见,在我国刑法中,只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8种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为年满14周岁,其他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一律为年满16周岁。就上述8类犯罪而言,已满14周岁的人才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对于其他犯罪而言,已满16周岁的人才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与已满16周岁的人一起实施上述8类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的情形,对于这种案件,由于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就所实施的犯罪来说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因而不能以共同犯罪论处。二是其他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我国除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外,还可能因为有精神障碍而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该条第2款同时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而,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正常人之间不能构成共同犯罪。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说,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不能与他人构成共同犯罪,而并非在二个以上的人中有一个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就能得出所有的人都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的结论。如,一个15周岁的人和两个17周岁的人一起盗窃,根据以上分析,15周岁不能与其他二人构成共同犯罪,但是两个17周岁的人之间还是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的。

3.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往往不能单独构成特殊主体犯罪,但是可以与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一起成为特殊主体犯罪的共同犯罪主体。非国家工作人员一般不能单独构成贪污罪,但是可以与国家工作人员一起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

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两人以上必须具有共同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彼此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达到犯罪的程度。这就要求:(1)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如果是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正当防卫等正当行为的,不构成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都是刑法意义上的行为,如果是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的,不能构成共同犯罪;(3)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都必须达到足以构成犯罪的程度,如果属于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犯罪行为存在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因而,共同犯罪行为有三种表现形式:(1)共同的作为。如甲和乙一起动手将丙打成重伤。(2)共同的不作为。如两海滩救险员商量后共同决定不去抢救其负有抢救义务的某落水游客,结果该游客被溺死。(3)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如甲是某单位的防火责任人,甲、乙为了共同发泄对该单位的不满,二人商定由乙放火烧毁该单位的仓库,在乙点燃仓库后,甲在旁边看着,既不报告也不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任由仓库被烧毁。本案中,甲负有防止火灾发生、扩大的义务,其不阻止他人防火、也不报警,属于不作为,与以作为方式放火的乙共同构成放火罪的共同犯罪。

3.共同犯罪的行为分工。根据行为人之间的分工情况,共同犯罪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

(1)共同实施实行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均直接实施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在共同实行行为内部根据有无更进一步的分工,还可以分为,分担的共同实行行为、并进的共同实行行为、承继的共同实行行为。分担的共同实行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实行犯罪时,具有实行行为内部的分工。如在抢劫罪,一部分人实施暴力行为,一部分人实施获取财物的行为。并进的共同实行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实行犯罪时,各自的行为均具备全部构成要件。如甲、乙二人一起动手将丙打成重伤。承继的共同实行行为,是指一个实行犯在一定犯意的支配下,在完成该犯罪构成的一部分以后,又取得另一个实行犯的同意,两人一起继续把犯罪的实行行为进行到完成为止。如甲先对丙开始实施暴力行为,二人扭打在一起,但始终无法将丙手中的包夺走,碰巧路过的乙见甲不能完全制服丙,便上前帮甲,将被甲抱住的丙手中的包夺走,然后甲再逃走。

(2)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之间的分工。即各共同犯罪人不都直接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的犯罪实行行为,而是由一部分人实施实行行为,另一部分人实施教唆行为、组织行为或者帮助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共同犯罪行为的分工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

4.共同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与单个人犯罪的因果关系有所不同,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只要求共同犯罪行为的有机整体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不要求每一个共同犯罪人所具体实施的行为直接地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只要共同犯罪人中的一个人的实行行为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全体共同犯罪人都应对该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这就是共同犯罪之“部分行为,全体责任”刑事责任原则。比如,甲和乙约定打死丙,二人同时向丙开枪,结果甲的子弹出现偏差没有击中丙,乙的子弹击中丙导致丙死亡。在该案中,虽然只是乙的子弹击中丙致其死亡,但甲也应和乙一块对丙的死亡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责任。

(三)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具有共同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犯罪故意,是指各行为人通过犯意联络,明知自己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会造成某种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犯罪故意的具体罪过形式。我们知道,犯罪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因而共同犯罪故意也可以分为三种具体的组合形式:(1)共同直接故意。即所有共同犯罪人都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且都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2)共同间接故意。即所有共同犯罪人都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却都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组合。即一部分共同犯罪人属于直接故意,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属于间接故意。

2.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都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2)都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而且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会导致该种危害结果。

3.共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共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行为人决意参与共同犯罪。(2)不仅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的某种危害结果,而且对其他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行为可能导致该种危害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态度。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共同犯罪的定义?

律师分析: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三是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标准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和在犯罪集团中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其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标准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和在犯罪集团中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其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标准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和在犯罪集团中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其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查看全文

我国共同犯罪法律规定及其适用

犯罪集团的成员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主犯的全部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惩罚,教唆犯也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从犯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被胁迫犯罪的根据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标准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和在犯罪集团中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其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止的定义

共同犯罪的中止是指其中一人主动有效地停止犯罪并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认定罪与非罪应根据个体中止和全体中止两种情形进行判断。...查看全文

我国对自用土地的定义及规定

本文主要讲述了自用土地的定义和自用土地使用权的含义。自用土地是指除公摊以外的用于自用的土地,而自用土地使用权则是指对自用土地进行处置和使用的权利。土地使用权适用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集体和公民个人,以及三资企业,只要符合法定...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共同犯罪?

在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内部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可以被视为共同犯罪。单位犯罪可以自首,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必须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才能认定为自首。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包括对单位判处罚金和对直接责任...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包括

共同犯罪人包括什么 共同犯罪人包括主犯、从犯、胁迫犯、教唆犯。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2、从犯是主犯的对称,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3、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的主犯包括

律师分析: 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以上共同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行为。主犯则是在共同犯罪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参与人,他们通常会起到组织、指挥、控制等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共同犯罪中,主犯的罪责通常比其他从犯更大。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是怎么分类的?

律师分析: 在共同犯罪中,由于各共同犯罪人协同犯罪,形成了一个整体,所以每一个共同犯罪人都应对共同犯罪的整体行为及其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具体地说,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对所策划的整个犯罪集团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犯罪集团的成员应对其...查看全文

我国对轻微刑事犯罪案件的定义是什么?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如果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证据不足或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的案件,应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区别在于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主动介入,对犯罪行为进行制...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如何定义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是必须二人以上;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怎么定义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查看全文

有组织的共同犯罪定义

法律分析:有组织的共同犯罪,一般指的就是犯罪集团,指的就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在判处刑罚时应当从重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_...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定义是什么

一、有关共同犯罪的定义是什么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含义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含义

法律解析: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查看全文

有组织的共同犯罪的定义

法律分析:有组织的共同犯罪,一般指的就是犯罪集团,指的就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在判处刑罚时应当从重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