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看待父女关系?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第1084条规定,父母离婚不消除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仍有抚养义务,子女有赡养义务。法律不允许断绝亲子关系,但可放弃法定权利。对于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关系,无法解除。父母子女关系应认真考虑,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法院可强制履行义务。父母与子女应相互尊重,理解对方立场。如有抚养问题,可咨询官网。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该条规定夫妻依法解除婚姻关系,亦不能消除其父母子女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于1951年11月2日作出《关于父母子女间的法律关系可否声明脱离问题的批复》指出,父母子女间,政治观点可能有进步与落后之分,但父母对子女仍应负抚养教育义务,子女对父母仍应负赡养扶助义务。当事人声明脱离关系,法律义务不能因此而消灭。同时,对于法定权利或利益,如受抚养教育权、受赡养扶助权、继承遗产权,则可以声明放弃.父母子女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有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父母子女关系,另一种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可以依法解除,然而具有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父母子女关系,却是无法解除的。
三思而后行吧!真的要这样吗,对于孩子公平吗,想想清楚吧!目前我国法律是禁止断绝亲子关系的.因为这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即使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不会受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家庭关系纠纷没有处理办法.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如果父母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子女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父母履行法定义务.法院会强制其履行.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如果子女不尽义务,父母也可以采取相同的办法.但不管父母一方还是子女一方,即使对方不履行其义务,也不妨碍另一方义务的成立。也就是说,这种身份关系产生的义务是不可以抛弃的.如果是亲生的除非把他送人收养,办理合法收养手续!
其实子女与父母总的来说还是血脉相连的,并且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爱护自己孩子的,只是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肯定有许多考虑不到的事情。我们也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的确有一些父母或者子女,对自己的父母子女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因此,如果还有关于抚养的问题,您还可以前往官网进行相关的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结语:《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子女仍是双方的子女。这一法律规定强调了父母子女关系的持续性和不可抛弃性。虽然法律禁止断绝亲子关系,但对于家庭关系纠纷仍有处理办法。父母有抚养义务,子女有赡养义务,法院可以强制履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血脉联系是无法割舍的,我们应该换位思考,理解并尽力维护这一珍贵的亲子关系。如果仍有疑问,建议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或官方渠道获取进一步的法律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如何看待这种关系?

在我国,同居并不等同于事实婚姻,只有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才是事实婚姻关系。如果同居关系发生在1994年2月1日前且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则按事实婚姻处理;如果是在1994年2月1日后且未补办结婚登记,则只能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同居一年并...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看待同居关系?

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只有合法婚姻才享有夫妻权利义务。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同居双方无法主张财产分配、扶养和继承权。《民法典》要求男女双方亲自到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完成登记后确立婚姻关系。...查看全文

父母与子女:如何看待断绝关系?

亲生子女不能断绝关系,即使签订断绝关系协议也无效。父母与子女关系是天生且受法律保护的,抚养义务和继承权不会因断绝关系而免除。断绝关系后,继承权仍然存在,但某些行为可能导致丧失继承权。解除收养关系证明应包括双方身份情况、事实与理由,...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看待断绝亲子关系?

断绝亲子关系在法律上无效,亲子关系是由天然的血缘关系形成的,只有养父母与养子之间可以解除关系。即使断绝亲子关系,成年子女仍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查看全文

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现状:如何看待断绝关系?

根据中国法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断绝的。无论是父母声明与子女脱离关系,还是子女声明与亲生父母脱离关系,都违背了法律的基本要求,法律不会支持这种做法。我国法律只允许解除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基于法律形成的,同...查看全文

如何断绝父女法律关系

法律解析: 亲生父女关系是无法通过法律的方式断绝的,因为这是事实关系,不是其它的法律关系可以说通过协议、公证这类法律行业来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查看全文

如何终止父女法律关系

本文讲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属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无法改变,因为法律不允许完全断绝。即使通过某些途径实现了父女关系的断绝,法律也不会承认这一事实。同时,子女继承了养父的财产原则上就不能继承生父的财产,除非生父立有遗嘱指定该子...查看全文

如何断绝父女法律关系

法律分析:如果是有血缘关系的父女,是不能断绝父女关系的。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都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是不能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除脱离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查看全文

如何解除父女法律关系

解除父女关系法律流程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该条规定夫妻依法解除婚姻关系,亦不能消除其父母子女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于...查看全文

如何看待与子女的亲密关系

父母不能随意解除与子女的关系,他们有责任承担抚养教育义务。即使子女行为不良,父母也应该教育和帮助他们改正,而不是把他们赶出家门。放弃监护职责和不履行法定义务是违法行为,会导致未成年人离家出走。...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如何看待断绝亲子关系?

法律不承认断绝亲子关系,即使双方商定签署协议,也无效。断绝父女关系也需要赡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父亲登报声明脱离父子关系不影响儿子继承遗产,除非有丧失继承权的特殊情况。...查看全文

父女法律关系该如何断绝

法律分析:父女法律关系无法断绝。父女关系是建立在身份关系的基础上,这种身份关系是由事实决定的,不像夫妻关系是法律决定的。即使签订了断绝关系的协议之类的,依旧存在父女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如何通过法律断绝父女关系

父女关系法律上不能断绝,即使尝试通过途径断绝也无效。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是无法改变的,它是因出生而形成,因死亡而消失。...查看全文

如何从法律上断绝父女关系

父女关系不能断,即使通过途径断绝也不认可。父母子女关系基于血缘,无法改变,由出生至死亡。...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如何脱离父女关系

父女关系不能断绝,法律不允许,即使通过某些途径“断绝”父女关系了法律也不会承认。父母与子女的亲属关系是基于血缘形成的,血缘关系无法改变,因出生而产生,因死亡而消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看待女儿为父母还债的义务?

父亲欠债女儿在法律上没有义务还,法律上没有父债子还的规定。父母欠债应由父母自行偿还,子女不需要还。如果子女欠债后将房产赠与或低价卖给父母,并过户给了父母,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赠与或买卖合同。但如果父母名下的房子是合法购买或善意取...查看全文

如何看待男女朋友之间的性关系

男女朋友之间强行发生性关系也可视为强奸,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根据《刑法》,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奸淫未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者,处罚更为严厉。...查看全文

如何看待如今的医患关系

如何看待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活动中客观形成的医患双方以及与双方利益有密切关联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医”是指包括医生、护士、药检与管理等人员在内的医务人员群体,“患”是指包括患者或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亲属、监护人员...查看全文

非亲生子女欲找生父索赔,法律如何看待?

私生子抚养权归属问题与婚生子女抚养权纠纷解决方法相同,法院会根据私生子的年龄和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来确定抚养权归属。两周岁以下一般归母方,但父方有特殊情况也可获得抚养权。两周岁以上优先考虑条件较好的一方,包括已绝育、生活时间较长...查看全文

如何看待和处理非法同居关系?

非法同居的处理方式包括:公安机关解除关系并悔过、单位行政或纪律处分、公安给予治安处罚、与现役军人配偶同居构成破坏军婚罪。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或一方有配偶,缺乏长期共同生活目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