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追诉期

律师回答

一、劳动争议的追诉期是几年
      劳动争议诉讼期限为一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争议的几种解决途径
      1、协商程序
      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2、申请调解
      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但是,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
      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
      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程序
      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通过我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劳动争议一般是一年的时间,如果过了这个时间的话就不可以再提起诉讼了,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保障监察投诉?

律师分析: 1、在投诉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到,劳动监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门。劳动监察的职能,目前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它的下属机构中有劳动监察大队和劳动仲裁委员会,其中只有劳动监察大队是作为行政执法机关。所以,无论是来人、...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追诉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追诉期限是一年。该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而中断。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追诉期

律师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追诉期限是一年。该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而中断。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追诉期

如果发生劳动争议,作为劳动者可以依法进行维权,维权的途径有很多,包括劳动仲裁、劳动诉讼。劳动者需要在一年之内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并且劳动者需要自行承担举证责任,比如说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劳动者的工作服、其他同事的证词都可以...查看全文

试用期劳动法律保障

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劳动部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且不得超过六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试用期期间工资不得低于80%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一旦约定了试用期,不得再次...查看全文

劳动保障局投诉电话

一、全国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专用号码为“12333”,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此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码,长途或移动电话拨打需在此号码前加拨长途字冠和区号。通信费标准按信息产业部现行相关规定执行,信息服务费一律免收。二、各地要对原有的电话...查看全文

劳动保障局投诉流程

一,劳动局投诉流程 1,从劳动部门的官网投诉入口进行投诉。 (一)直接拨打相关劳动部门的投诉电话,或者拨打市民热线进行投诉。 (二)携带相关材料到用人单位主体管辖范围内的劳动部门窗口进行投诉,交由相关人员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 2...查看全文

劳动保障起诉反担保案件

法律分析:反担保是指为债务人担保的第三人, 为了保证其追偿权的实现,要求债务人提供 的担保。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债务人未履行 债务时,由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第三人 即成为债务人的债权人,第三人对其代债权 人清偿的债务,有向债务人追...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追诉期限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期限是一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查看全文

试用期劳动保障有哪些

法律分析: 试用期有下列劳动保障:_x000D_ 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试用期的员工提供劳动保护;_x000D_ 2、应当保障其休息休假的权益;_x000D_ 3、应当保障其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_x000D_ 4、对...查看全文

劳动者试用期权益保障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限制和规定。根据合同期限的长短,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长;同一单位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完成工作任务或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最低标准。试用期内,除特定情况外,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保障监察

对于用人单位,是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有违法行为,法律设定了专门的监督机关,是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进行监督的,依照法律给予相应的处罚。那么,什么是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监察有哪些形式内容呢?晖律网网小编马上为您答疑解惑。 劳...查看全文

什么是劳动保障,劳动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分析:劳动保障是针对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所做出的保障,包括就业权利,工资之类的。而社会保障则是针对所有的中国居民,针对生活风险而建立,不考虑主体的差异。两者之间存在一些交叉。法律依据:_x000D_...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追诉期多久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争议的追诉期为1年,因为劳动仲裁的追诉期是12个月,仲裁时效的计算从劳动者得知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并且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之后需要自行承担举证责任,比如说工资发放记录以及社保缴纳记录等。 ...查看全文

劳动仲裁追诉期几年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查看全文

不签劳动合同追诉期

法律分析:未签订劳动合同追诉期是一年,未签合同超过一年的,可以要求的未签合同二倍工资,每晚一个能要求的相应减少一个月的。 《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违约追诉期

法律分析:1、性质不同辞职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而自离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2、待遇不同辞职是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因为合同期...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追诉期多久

法律分析:一、劳动合同追诉期多久应当是仲裁时效,仲裁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违约追诉期

法律分析:1、性质不同辞职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而自离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2、待遇不同辞职是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因为合同期...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追诉期多久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原因而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而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赵彦茹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公司事务、公司事务

已服务1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