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认定死亡的标准

律师回答

法院认定死亡的标准是:医学上的死亡是指有尸体出现。另外还有特殊死亡,是指一个人失踪后达到一定年限,并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出现在其他地方,法律可以判定其死亡。
一、工伤死亡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赔偿
企业的赔偿标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丧葬补助金在丧葬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
1、为安排死亡人生前好友和亲属遗体告别仪式租用场地的费用、为死亡人整理遗容费、火化费、运尸费、尸体冷藏停放费、预定灵车、骨灰寄存、购买墓碑等支出的费用;
2、规定允许土葬的地方,为安葬死亡人的未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墓穴占地面积使用费、购买棺材费用,在许多农村安排为死亡人送葬的亲朋好友宴席等支出的必要费用,等等。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1、配偶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条件是配偶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工伤死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2、其他亲属每人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30%,其他亲属,指的是工伤死亡职工亲属中除配偶之外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人。其他亲属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条件是:
(1)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3)工伤死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伤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工伤死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伤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也就是说,如果工伤死亡职工的配偶为孤寡老人,则其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50%。
4、如果工伤死亡职工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为孤寡老人,或者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为孤儿,则他们每人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40%。
5、如果工伤死亡职工有多个亲属皆有资格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享受主体与支付主体:工伤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支付。)
2、享受主体:因工死亡职工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子女、配偶)。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对工亡职工直系亲属的物质补偿,因此,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应参照法定继承的规定,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均分配。
二、过失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1、客观要件。从另一方面来讲,过失杀人罪在客观上的表现就是致人死亡。所以客观要件必须有致他人死亡的法律事实,这是成立本罪的基础与前提。其次,行为人必须对受害者作出了过失致其死亡的行为,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以是故意的,但是并没有预见到其行为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结果,所以这里与故意杀人罪有所不同,总的来说行为上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上的过失。另外,行为人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受害人的死亡直接或者间接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而死亡,否则行为不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导致受害人重伤,但因外界因素如医生救治不当或抢救无效等,行为人只应承担过失重伤罪的有关刑事责任
2、客体要件。过失杀人罪实则上来讲是对他人生命权的一种侵犯,我国《宪法》及其子法中深刻贯彻了保护公民生命权的概念,所以无论是故意杀人罪还是过失杀人罪都应该按照我国《刑法》进行合理公正的判决。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普遍适用于一般主体。只要行为人的年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行为人自身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都可以构成本罪。但是一般来讲,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则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要件。因为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行为人层面,本罪都不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重罪,其次,行为人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与辨别能力才能预见其行为可能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一般从生理医学的角度出发,14周岁到16周岁的行为人,认知和辨别能力尚不成熟,法律上不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要件就是过失,也就是说行为人对其行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受害人死亡。疏忽大意指行为人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能够预见并防止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但因为其疏忽大意而没有避免,则被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罪。过于自信则指行为人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导致受害人死亡,但由于自己过于自信相信自己能避免却还是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这类被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罪。这两类都不同于故意杀人罪,但是两者都需要行为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只是法院会根据情节轻重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裁决。
三、自然死亡是否婚姻关系自然解除?
夫妻一方死亡,婚姻关系自然终止,也就是自动解除。夫妻一方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1、自然死亡,婚姻关系的主体之一已不复存在,必定引起夫妻关系的消灭,并且发生遗产继承等法律后果。
2、宣告死亡,宣告失踪人死亡的判决宣告之日,为被宣告死亡人死亡的日期。被宣告死亡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自宣告死亡之日起消灭。
夫妻一方死亡,婚姻关系自然终止,也就是自动解除,在给死亡的一方注销户口时另一方就自动变更为丧偶。一方生前所欠债务,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配偶有义务偿还。婚后一方购置的财产非夫妻共同财产,如利用了原夫妻共同财产购置,应当为继承人共有财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认定死亡的标准

律师分析:自然人死亡包括自然死亡与宣告死亡两种。自然死亡以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下落不明满四年的或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认定标准?

律师分析: 工伤死亡的认定标准是: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查看全文

死亡工伤认定标准?

律师解答: 关于职工在上班时间是否能认定工伤,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工伤,这里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工作时间,第二是工作岗位,只在工作时间,不在工作岗位...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认定标准

工伤死亡的认定标准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为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某人因为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导致死亡的结果。发生工伤事故或者在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也认定为工伤。某人因工伤旧伤复发或职业病...查看全文

死亡工伤认定标准?

法律解析: 关于职工在上班时间是否能认定工伤,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工伤,这里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工作时间,第二是工作岗位,只在工作时间,不在工作岗位...查看全文

死亡工伤认定标准?

法律解析: 关于职工在上班时间是否能认定工伤,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工伤,这里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工作时间,第二是工作岗位,只在工作时间,不在工作岗位...查看全文

因公死亡认定标准

国家工作人员如何认定因公死亡 因公死亡: 可以理解为自然人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死亡是为因工死亡,包括在工作时间内以及工作上下班的时间内的死亡都是,但是如果是在工作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而导致的死亡则不算。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查看全文

死亡工伤认定标准

律师分析: 关于职工在上班时间是否能认定工伤,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工伤,这里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工作时间,第二是工作岗位,只在工作时间,不在工作岗位...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认定标准

法律解析: 工伤死亡的认定标准是: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工伤死亡认定标准:_x000D_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_x000D_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_x000D_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认定标准的解释

工伤范围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意外伤害、履行工作职责时的暴力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等,以及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抢险救灾中受伤、军队伤残复发等情况。...查看全文

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

一、交通肇事逃逸致致人死亡如何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满足上文所论及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情节上的加重。因此,认定“因逃逸...查看全文

认定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律师分析: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认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工伤死亡认定标准: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工伤旧伤复发或职业病旧病复发死亡;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中毒直接导致死亡;工伤或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级...查看全文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标准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是怎样的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劳动争议诉讼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查看全文

过失致人死亡罪认定标准?

律师解答: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犯罪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其行为可能造成重大后果,但由于过失而未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导致他人死亡的罪名。该罪属于过错犯罪范畴,不同于故意犯罪,但其危害性与严重性并不亚于故意犯罪。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查看全文

过失致人死亡罪认定标准

符合以下要件的可以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2.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3.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查看全文

过失致人死亡罪认定标准?

法律解析: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犯罪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其行为可能造成重大后果,但由于过失而未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导致他人死亡的罪名。该罪属于过错犯罪范畴,不同于故意犯罪,但其危害性与严重性并不亚于故意犯罪。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查看全文

过失致人死亡罪认定标准

过失致人死亡罪成立有三个要件:必须发生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行为人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如果行为人没有过失,属于意外事故,不负任何刑事责任。死亡赔偿金按照受...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48小时认定标准

工伤死亡48小时认定标准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里“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48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韩春明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已服务14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