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拖延发工资要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单位拖欠工资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兼职拖欠工资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若无效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如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起诉。法律保护劳动者权益。
一、单位拖延发工资要如何处理
单位拖延发工资,协商索要无果,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二、兼职拖欠工资的要如何处理
兼职拖欠工资应当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
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并无强制执行力。
2、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其主持调解。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般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可相对中立的协助双方化解矛盾;
也有利于减少双方诉累。因此,当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可先考虑此种方式。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但该协议也无强制执行力。
3、在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经协商仍无效时,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与上述方式不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即在依靠上述几种方式均无法要回工资时,下一步必经劳动仲裁。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此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裁终局的。
4、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之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劳动者如果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比如没要到工资,或者工资给的少,是有一次救济途径的,即可通过诉讼形式补救一次。而用人单位仅能在具备法定情形时,才能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此项规定体现出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结语:对于单位拖延发工资和兼职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方式。首先,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依法处理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其次,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争议,签订和解协议或者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如果协商和调解无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最后,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法院起诉。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二十五条【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二十二条【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处理单位拖延支付工资的问题?

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方面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责令支付赔偿金,并视情况进行处罚。(一)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补发并支付克扣工资的100%的赔偿金。(二)拖欠工资的,由劳...查看全文

单位拖欠工资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查看全文

施工单位故意拖延工期如何处理

施工单位拖延工期属于合同违约行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处罚措施执行。如果合同未约定违约责任,可要求施工单位赔偿延期造成的损失和合理违约金。根据《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事人需依法订立书面合同,全面履行约定义务。违约一方应...查看全文

单位拖延发工资怎么办

法律分析:单位拖延发工资,可以直接找单位索要;如果不发的,在收集好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之后,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或可以到当地的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法律...查看全文

施工单位拖延工期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施工单位拖延工期是一种合同违约行为,所以,拖延工期要执行合同双方约定的处罚措施。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对因为延期造成的损失,以及承担合理的违约金作为补偿。《建筑法》第十五条建筑工程的发...查看全文

单位拖欠工资如何处理好

处理单位拖欠工资的方法包括向劳动部门举报投诉、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和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举报投诉的优点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但劳动行政部门无法解决涉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问题,需要进行劳动仲裁程序。...查看全文

单位不发工资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单位不发工资的,员工可以与单位协商,要求其尽快支付工资;如果单位拒绝支付的,员工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调解、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处理,请求单位在约定的期限内及时向其发放工资;如果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则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可以申请调解;或者也可以及时申请仲裁。...查看全文

单位拖欠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单位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如下: 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 2、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3、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劳动者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于工资报酬25%...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处理,请求单位在约定的期限内及时向其发放工资;如果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则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可以申请调解;或者也可以及时申请仲裁。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单位拖欠工资问题?

单位欠工资不给的处理办法: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途径可选择。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调解组织、仲裁委员会寻求解决;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单位不发工资该如何处理?

单位拖欠工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解决: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该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仍继续拖欠的,则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者通过其他合法的方式来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单位拖延申报工伤保险应该如何处理?

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申报工伤时间,导致职工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查看全文

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1、分包单位对招用农民工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 2、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制度。分包单位应当按月考核农民工工作量并编制工...查看全文

延迟发放工资,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两个月不发工资的情况:先通过沟通协商解决,了解原因并选择合理方法处理;若协商失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搜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无故拖欠工资不包括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约定、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经济效益下浮和相应减发工资等...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对拖欠工资应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未及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包括没有及时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加班工资和其它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用人单位仍有义务支付工资差额。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该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2、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3、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4、劳动者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5、对裁决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应该催告其及时支付工资;或者申请劳动行政部门来责令其在限期内支付工资或者依法对其加付赔偿金。除上述方式外,劳动者还可以依法采取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等方式来处理。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