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解除补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无需赔偿,用人单位提出解除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劳动者依法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用人单位依法解除、不同意续订固定期限合同、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有什么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由劳动者提出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属于用人单位提出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赔偿如何计算?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赔偿计算是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进行的。通常,经济赔偿的计算涉及解除原因、工龄、工资水平等因素。例如,根据劳动法,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是由于雇主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条款,雇员有权获得经济赔偿。计算方法可能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年终奖等。此外,根据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双方也可以在解除协议中约定特定的赔偿金额或方式。因此,具体的经济赔偿计算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虑。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信息,具体情况还需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
结语: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赔偿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如解除原因、工龄和工资水平等。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条款导致解除的,雇员有权获得经济赔偿,计算方法可能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年终奖等。双方也可在解除协议中约定特定赔偿金额或方式。具体计算需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和法律规定。请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获取准确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47条,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超过本地区职工...查看全文

病假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在病假医疗期未满时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应按两倍经济补偿标准支付赔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查看全文

孕期劳动合同解除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职业病危害作业、职业病或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疾病医疗期内、孕期产期哺乳期、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等。违反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经济赔偿。总结来说,认为职工在“四...查看全文

劳动派遣合同解除相关法律规定

劳务派遣的主旨是通过将新员工转至劳务派遣公司进行试用,用人单位可以准确选择人才,降低人事成本。同时,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可以节省招聘费用、避免人员不符合要求造成的损失和麻烦,并减少企业社保支出。此外,劳务派遣还可以提高用工单位的灵活性...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除非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对单位造成损害、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拒不改正、劳动合同无效或被追究刑事责任时,用人单位可解除合同而无需赔偿。裁员...查看全文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者可以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要符合特定情形。劳动合同的续签应综合评估劳动条件,并征求劳动者意见。若双方同意续签,应在原合同届满前完成。...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金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根据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高于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支付,最高不超过12年。月工资指解除前12个月的...查看全文

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及赔偿方式。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被过失性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纪、严重失职、刑事责任。赔偿方式根据解除原因不同,双方协商解除时按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单位无正当理由单方解除...查看全文

解除试用期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试用期劳动合同可单方解除,但需符合一定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劳动者可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提前3天通知解除。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包括: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查看全文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试用期内只需提前三日通知。然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查看全文

工伤后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时需双方协商一致,工伤治疗后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疫情期间,单位不能随意解雇员工,除非违法、违规或严重失职等情况。员工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或违反规章制度,单位可解除合同。员工工伤满期可解除合同,单位以疫情为由解...查看全文

有哪些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查看全文

有哪些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查看全文

有哪些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劳动者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因此,在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和补偿的规定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法律规定如下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查看全文

解除劳动合同医疗补助的相关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决定了劳动者的待遇和合同终止的情况。一至四级的鉴定结果需要办理病退手续,享受退休待遇。五至十级的鉴定结果,单位可以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和医疗补助。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合同期满、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死亡等。...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

当事人能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1.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2.债务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仍未履行;4.债务人迟延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查看全文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查看全文

经济补偿标准与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标准,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可以找到相关的答案。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