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的救济途径

律师回答

法律解析:

第一种是伤者通过工伤保险赔偿案由获得救济,第二种是伤者直接通过一般民事损害赔偿案由获得救济。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工伤纠纷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工伤纠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首先,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若经过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还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另外,《工伤保险条例》第52条规定,职工与...查看全文

司法救济途径?

律师分析: 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人民法院依法对纠纷做出公正裁决,为相对人提供救济。 2、非诉讼渠道: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诉和行政复审制度;其他救济渠...查看全文

调解书的救济途径

调解书是在调解实践中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调解书一旦生效,当事人必须按照其内容履行义务。然而,如果调解书违反自愿原则或含有违法内容,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法院会审查申请,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报请院长批准再审。...查看全文

不立案的救济途径

有三种救济方式:一是向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二是请求人民检察院予以立案监督;三是提起自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时,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查看全文

推迟支付工资的救济途径

本文介绍了延迟支付工资的额外经济补偿金以及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加班费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并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查看全文

救济途径是什么?

一、救济途径是什么?行政强制执行中由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部分,由于执行主体是司法机关,所以此种执行行为不适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可以适用申诉或赔偿程序以作救济。  ...查看全文

银行投诉的救济途径

一、银行消费投诉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银行保险机构在告知投诉人处理决定后,要告知投诉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可以采取的申请核查、调解、仲裁、诉讼等救济途径。 《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银行保险机构在告知投诉人处理...查看全文

刑事拘留的救济途径

司法拘留的救济途径可以通过申请复议进行解决。被罚款、拘留的人不服罚款、拘留决定申请复议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五日内作出决定,并将复议结果通知下级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上级人民法院复议时认为强制措施不当,应当制作决定书,撤销...查看全文

了解申请救济的途径

国家补偿属于司法救济,公民在国家机关侵犯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可以申请补偿。司法救济由人民法院主导,通过公正审判实现。申请国家补偿是司法救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补偿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人身权的情形,受害...查看全文

不立案后的救济途径

不予立案后的处理方式及法定不予立案的情形。不予立案后,可申请复议、请求检察院立案监督或提起自诉。法定不予立案的情形包括轻微危害、已过追诉时效、特赦免罪、未告知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死亡等。不予立案通知书一般在决定后三日内下达,并在...查看全文

先予执行的救济途径

当事人对裁定先予执行不满意时,可以申请一次复议,但复议不会停止原裁定的执行。需要先予执行的情况下,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当事人之间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生产经营;二是申请人有迫切需要实现权...查看全文

执行阶段的救济途径

当事人对执行措施不当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民事执行工作中,法院为执行结案往往采取两类执行措施,一是利用说服教育,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以适当方式向当事人说明执行难度风险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促使其自动履行或和解执行。二是及时采取查询...查看全文

仲裁裁决的救济途径

单位对仲裁结果不满,不能直接起诉法院,只能要求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劳动仲裁法第49条规定了六种情况下,单位可以申请撤销裁决。如果人民法院确认裁决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将裁定撤销。被撤销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救济途径

法律分析:家庭暴力救济途径有及时的向公安机关报警,请求公安机关的帮助;受害人也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查看全文

法律救济的含义和途径

法律解析: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 这种救济途径,相对人只能就行政违法、侵权的行政工作人员请求为之一定处理,如行政纪律处分,监察机关同样不能直接...查看全文

行政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律师分析: (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2)立法救济。相对人就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侵权行为,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请求救济。(3)复议救济。复议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查看全文

抗诉被驳回的救济途径?

律师分析: 检察院驳回抗诉后就没有其他救济途径了。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是向法院申请再审不成功后的救济途径,一般也是最后的救济途径,抗诉被驳回后不能再次申请抗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查看全文

行政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救济的途径有:_x000D_ 1、复议救济,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诉;_x000D_ 2、诉讼救济,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查看全文

法律救济的含义和途径?

律师分析: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 这种救济途径,相对人只能就行政违法、侵权的行政工作人员请求为之一定处理,如行政纪律处分,监察机关同样不能直接...查看全文

合同无效后的救济途径

合同无效后的处理方式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应返还财产,不能返还的应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需赔偿对方损失;双方都有过错时各自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邹艳君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专职律师医疗纠纷、医疗纠纷

已服务11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