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自认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一)自认对当事人的效力。对于作出自认的当事人而言,需要承担因承认于已不利事实而带来的法律后果,而且自认一旦作出,除非法定原因,不得撤销,同时也不能提出与自认事实相反的主张。实际上自认也就成为证据的第五种类型——当事人的陈述。对于对方当事人而言,自认则免除了其对该事实的举证责任。因为,自已提出的对对方不利的事实已经得到了对方的承认,对于双方当事人不存在争议的事实,无需举证
(二)自认对法院的效力。自认的效力不仅约束当事人,而且对法院也有约束力。法院在作出判决时必须受到当事人自认事实的约束。法院在适用法律时,应当以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为基础,法院没有必要对双方一致认定的事实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而且也不得作出与该自认事实相反的认定。自认对法院的效力不仅拘束一审法院,而且对二审法院也具有约束力。法院在一审中以当事人承认的事实为依据作出判决后,承认该事实的当事人在第二审中,不能在无正当理由时以证据推翻承认,二审法院仍然应当以一审承认事实为依据作出裁判。
一、民事证据不足法院会怎么样判决
民事证据不足的,驳回诉讼请求。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对于民事案件,若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并不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那此时该当事人需要承担不利的后果。一般法院会驳回其诉讼请求,案件通常也是败诉。
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条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自认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民事自认是指当事人在某些情况下自行认定自己的某种法律地位或权利关系,并自愿履行相应的义务。例如,个人认定自己是某公司股东或继承人,然后自愿履行相应权利和义务,这种行为称为“民事自认”。在我国法律中,允许民事自认,并给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自认规定有什么

民事诉讼中,当一方明确承认对己不利的事实,另一方无需提供证据。但涉及身份、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事实,需要法院依职权调查,不适用自认规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自认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自认规定有: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的自认。...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自认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自认规定有: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民事诉讼抗诉的法律规定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方式,包括上诉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民事诉讼法》第208-213条规定了抗诉的具体内容。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法院的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符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权益,可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单位犯虚假诉讼罪,直接责任人将受相应处罚,单位则受罚金制裁。...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普通诉讼时效 指除特别规定外,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对受到侵害的民事权利予以保护所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最长诉讼时效 指法...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追诉期,也就是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时效是指发生民诉案件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按照法律规定,对方获得诉讼时效已经经过的抗辩权。...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自认的法规效力是什么?

律师解答: (一)自认对当事人的效力。对于作出自认的当事人而言,需要承担因承认于已不利事实而带来的法律后果,而且自认一旦作出,除非法定原因,不得撤销,同时也不能提出与自认事实相反的主张。实际上自认也就成为证据的第五种类型——当事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解释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法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关系的总...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可采取保全措施,调解或作出判决、裁定。附带民事诉讼应与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仅出于防止过分迟延才可分开审理。处理刑事案件需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当事人的自认对法律后果和法院判决具有约束力,无法撤销或提出相反主张。自认成为当事人陈述的一种证据类型,免除了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法院在判决时应以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为基础,无需审查真实性,且不得作出相反认定。自认对一审和二审法院均具...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

一、裁定驳回起诉的6种情形,裁定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 裁定驳回起诉的6种情形: 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没有明确的被告; 4、无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5、不...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关于反诉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反诉的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反诉做出了如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流程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流程:1.起诉;2.审理;3.判决。民事诉讼的时间:在三年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核心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确保法院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权益,教育公民遵守法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司法鉴定的规定都是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六条鉴定程序启动方式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未申请鉴...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第三人的法律规定

第三人撤销诉讼能否确认合同无效 对合同以外的第三人能否以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要求确认合同无效问题要具体分析。只有与无效合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才能以起诉的方式请求确认合同无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确认合同无效。 1、合同以外...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自认的定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自认是指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事实的承认。它分为诉讼中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诉讼中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中国证据法中所说的自认是在诉讼过程中的自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中确认之诉的规定

确认之诉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方式,用于解决权利存在争议或不明确的情况。它侧重于权利或事实的确认,适用范围包括权利的存在或消灭、权利内容范围和事实真实性等。与之相比,撤销之诉用于解决已产生效力的民事行为或裁判结果的争议,主要关注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