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侦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律师回答

刑事立案侦查的严重后果是说明行为人达到了刑事犯罪的程度,而且会有案底,那么在侦查的过程当中会限制嫌疑人的人身自由,而被认定为犯罪的那么可以想象后果的严重性。

一、刑事立案侦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立案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一规定说明,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这里所指“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二、侦查过程中可以对行为人采取强制措施
      接受案件,进行审查,再由本侦查部门进行初查,如果有犯罪事实,需要制作《立案报告书》。再进行详细侦查,可以采取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逮捕等强制措施,最后查明犯罪事实的,侦查终结,提出侦查移送移送审查起诉部门或者报检察长、检委会。
      在侦查中可以使用五种强制措施,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1、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对于犯罪分子犯罪后企图行凶、自杀、逃跑以及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情况,确实需要先行拘留的,填写《呈请拘留审批表》经检察长决定后,填写《拘留人犯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填发《拘留证》并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派员协助。并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2、逮捕人犯,应当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执行。逮捕人犯应填写《逮捕人犯审批表》,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并签发《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填发《逮捕证》并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派员协助。同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错捕,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纠正。
      应当逮捕的被告人如果在逃,可提请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3、对于已拘留、逮捕的被告人,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逮捕人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4、对被告人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时,应经检察长批准。取保候审,应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由保证人出具《保证书》。监视居住,应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并填写《监视居住委托书》,由当地公安派出所执行,或者交由受委托的当地政府部门、被告人所在单位执行。对被监视居住的,应根据案件和被告人的具体情况,指定不得离开的区域。
      5、已逮捕的被告人,在侦查中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应在羁押期限届满七天前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和流窜作案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在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不能办结的,应在羁押期限届满十五天前提出申请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在侦查期间,发现被告人另有与原来立案的性质不同的罪行,可以经检察长批准补充侦查,重新计算羁押期限。
      综上所述,如果案件被刑事立案侦查的,那么说明该行为已经达到了刑事犯罪的程度,会将行为人的记录在案底,行为人很有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而且在侦查过程当中也会被限制人身自由,所以立案侦查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立案后果严重不?

律师解答: 立案的后果有轻有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行为人触犯不同罪名的后果是不相同的。 首先立案不会对个人有任何影响。因为立案不代表犯罪,只有在被判刑以后才会留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后果严重不

律师分析: 立案的后果有轻有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行为人触犯不同罪名的后果是不相同的。 首先立案不会对个人有任何影响。因为立案不代表犯罪,只有在被判刑以后才会留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后果严重不?

法律解析: 立案的后果有轻有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行为人触犯不同罪名的后果是不相同的。 首先立案不会对个人有任何影响。因为立案不代表犯罪,只有在被判刑以后才会留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查看全文

后果严重的刑侦传唤

被传唤人应准时到案,拒绝到案将承担法律责任。司法机关可采取强制措施传唤疑犯。违法嫌疑人需经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警察可口头传唤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并记录相关信息。公安机关应告知传唤原因和依据。对拒绝传唤或逃避传唤的违法行为人,可强...查看全文

被立案侦查有什么后果

被立案侦查的后果:当事人需要接受司法机关的调查、可能遇到对当事人进行侦查羁押等。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以及检察院为查明事实和真相 对犯罪立案并依靠刑侦技术获得证据,查明真相的过程。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侦查和刑事立案的区别是什么?

刑事立案侦查和刑事立案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诉讼行为,后者是查处行为;立案侦查的顺序是先立案后侦查;立案不一定代表刑事犯罪,而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犯罪嫌疑人自首后进行的调查行为。...查看全文

立案的后果严重吗

立案的后果有轻有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行为人触犯不同罪名的后果是不相同的。 去派出所之后立案有什么后果 首先立案不会对个人有任何影响。因为立案不代表犯罪,只有在被判刑以后才会留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必须具备...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什么机关立案侦查

一、刑事案件的侦查由什么机关立案侦查      1、刑事案件的侦查,一般由公安机关来立案侦查,但是对于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退侦是否严重

退侦案件需判决,否则不会批捕,以减轻检察院负担。退侦增加办理时限,不符合检察院要求的案件将退回公安局。法律依据为《刑法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检察院可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证据材料,并要求合法性说明。...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退侦是否严重

不一定,退侦的案件,一般都是要判的案件,如果不能判肯定不会批捕,因为案件太多了,检察院弄不过来,所以退侦,增加办理时限,要是案件不够检察院也不会保留,直接退给公安局。 2、法律依据:《刑法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查看全文

立案后的刑事案件侦查期限

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再延长二个月。侦查终结期限届满仍不能完成的,可经上级检察院批准延长。...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侦查什么意思

立案侦察是指公安机关受理公民检举、控告、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或者犯罪嫌疑人违反刑法,主动投案自首的案件,以及其他行政部门、司法机关移送案件的行为。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领导批准,按刑事、治安案件进行处理。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或者民事...查看全文

立刑事案件侦查是什么意思?

律师分析: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有刑事案件后果严重吗?

刑事案件不一定都很严重。刑法打击的是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个人身体物质权益的犯罪行为,构成刑事案件应当依据法律进行确定,某些刑事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性也极小,可以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是必须要承担刑事责...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后侦查的时限是多长?

刑事案件侦查期限及强制措施规定。刑事案件立案后,公安机关应进行侦查,收集证据材料。强制措施期限包括传唤、拘传、拘留、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超过2个月,可延长情况包括案情复杂、可能判刑10年以上等。审查起诉阶段可进行...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后的侦查期限是多长?

刑事立案后侦查期限及处理方式:刑事立案后的侦查期限为两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应移送起诉意见书给检察院,由检察院决定是否起诉。人民检察院自立案后的侦查终结处理方式与公安机关类似,但...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后的侦查期限是多长

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为两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基层、分、州、市人民检察院立案的复杂案件可延长二个月;省级人民检察院立案的复杂案件可直接延长二个月。...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侦查的是什么

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指按照管辖的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后侦查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 刑事立案后侦查期限是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查看全文

立案前侦查和立案后侦查?

律师分析: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立案程序,是立案阶段各种诉讼活动的程式、次序和形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