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相关行为及处理方式

律师回答

属于肇事逃逸的情形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哪些行为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那么哪些行为不算肇事逃逸呢?

下列行为不构成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哪些行为算肇事逃逸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肇事逃逸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第一,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第二,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第三,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交通肇事行为包括哪些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属于交通肇事行为,包括:(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的定性及处理方式

本文介绍了肇事逃逸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潜逃和藏匿的行为被称为肇事逃逸。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因此,肇事逃逸是一种违法行...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处罚的相关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情节较轻的处罚为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情节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处罚方式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理:1.未构成犯罪的,罚款200-2000元并可拘留15天以下。2.重大事故未逃逸的,除刑事责任外吊销驾照。3.重大事故逃逸的,除刑事责任外终身吊销驾照。...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将被处罚款,承担全部责任,吊销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可能判刑,保险不赔付。因此,遇到事故应理智解决,报警救助伤者,切勿逃离现场,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处罚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罚款,并处十日以下拘留,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有逃逸情节会加重刑罚,且吊销驾驶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处罚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罚款,并处十日以下拘留,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有逃逸情节会加重刑罚,且吊销驾驶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不构成肇事逃逸的行为包括未造成人身伤亡且无争议的事实成因,可以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也可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不构成逃逸。...查看全文

电动车肇事逃逸罚款的相关规定及处理途径

电动车肇事逃逸应受到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可处警告或罚款。若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将受到刑事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且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处理方法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处理方法

法律分析: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处理方法?

律师分析: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相关法律后果及影响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后擅自离开现场以逃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要受到严惩,尤其是造成死亡的案件。对于轻微肇事逃逸,如果没有报案,可能不会受到处理;但如果已报案,则不能私了。醉驾撞死人逃逸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查看全文

撞坏肇事逃逸的处罚方式

法律分析: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查看全文

涉及逃逸交通事故的处理方式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的责任重,包括责任认定、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逸者需承担全部责任,将被吊销驾驶证并终身不得重新取得。若构成犯罪,刑罚更加严重,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查看全文

处理肇事逃逸者犯罪责任的方式

肇事者涉嫌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时,顶替者可能被涉嫌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顶...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处罚规定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处罚规定有: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逸的处理方法

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推卸责任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方式如下:1.逃逸且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处罚款和拘留;2.重大事故且没有逃逸,吊销驾驶证;3.重大事故且逃逸,吊销驾照且终身不得重新领取。相关规定包括《...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是否属于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主旨是,只要驾驶员故意离开事故现场以逃避责任,即构成该罪,第二天自首不影响罪名成立,但可在审判时考虑减免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擅自逃离现场,以推卸责任为目的,导致责任无法确定。...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处罚方式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的定义

肇事逃逸行为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明知发生事故的情况下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当事人撤离现场后协商解决并留下真实信息,但一方反悔并报案;为抢救伤者而离开现场并及时报案;暂时离开医院但经伤者同意并留下真实信息;因...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