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罚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行政处罚及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将被认定为非法,需符合违背信息所有人意愿、无权接触信息及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的条件。公民个人信息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其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行政处罚是什么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怎么认定?
(一)公民个人信息
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实名注册的手机号码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则应该: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延伸阅读
结语: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和相关规定,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将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仅仅是信息所有人的权利,也是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的需要。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遵守法律规定,避免非法获取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三条 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二条 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法律法规及处罚规定

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以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如行政拘留、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处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则由公安机关处罚。公民个人信息指与其直接相关的特征和识别代码,具有法律保护价值。非法手段包括违背信息所有人意愿、无权接触信息和违反法律禁止性...查看全文

公民信息泄露处罚规定

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泄露居民身份证信息,构成犯罪追究刑责;不构成犯罪,公安处拘留十日至十五日,罚款五千元,违法所得被没收。...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刑罚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处罚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以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同样受到惩罚。...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处罚

一、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处罚措施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现已变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严重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处罚。...查看全文

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规定

一、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定罪

本文主要介绍了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罚标准和构成要件,以及个人信息泄露后的处理方法。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罚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般情况不属于犯罪行为;泄露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

法律解析: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

法律解析: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

律师分析: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触犯刑法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法律规定:1、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判处或者单独判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判处罚金;3、如果...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信息罪的刑罚规定

个人信息泄露的刑罚标准取决于案件的严重程度。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若信息泄露发生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时,则会被重罚。...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方法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机制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举措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措施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

法律分析: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能随意泄露给他人,否则将构成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法律上会受到定罪处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