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处罚

律师回答

一、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怎么认定

(一)公民个人信息

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实名注册的手机号码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则应该: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三、怎样保护个人信息

1)尽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例如所用用户名、密码等尽可能跟自己个人没有关系,让他人不易猜到。

2)各处密码尽可能各不相同,防止受撞库所害。要做到这点有难度,的做法是设定一套统一规则,然后在各网站稍加区分。

3)永远不要不可信的网址链接。很多短信诈骗都是因为机主网址后手机中毒所致。

4)不要扫描无法确认安全性的二维码。二维码相当于图形版的网址链接,近来,通过二维码传播的病毒呈加速上升趋势。

5)公共场所,不可信的免费Wi-Fi千万别联。不法分子会在公共场所搭建不设密码的Wi-Fi,手机用户一旦连上,信息和资料就可能被盗取。

6)不要通过不可信的渠道下载手机应用。别觉得安装个软件而已,有问题卸载就好。一旦装上恶意程序,你的钱和个人信息可能马上就没了。

7)关注网络安全相关新闻,看到有网站发生信息泄露,及时修改自己的密码;看到他人受骗的遭遇,避免自己上同样的当。

8)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告诉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你也许不会受电话里的骗子欺骗,但父母可能会,拿着你手机玩耍的小孩子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规定

一、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罚规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行政处罚及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将被认定为非法,需符合违背信息所有人意愿、无权接触信息及违...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处罚措施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现已变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严重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处罚。...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处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则由公安机关处罚。公民个人信息指与其直接相关的特征和识别代码,具有法律保护价值。非法手段包括违背信息所有人意愿、无权接触信息和违反法律禁止性...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方法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机制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举措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措施

一、民警泄露个人信息遭投诉以后的处罚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修正)。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

法律分析: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能随意泄露给他人,否则将构成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法律上会受到定罪处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如何处罚呢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进行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犯罪表现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拒不改正,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呢

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该怎么处罚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罚:1、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取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2、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标准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标准是罚款五百元左右或者拘留五天以下,情节严重的处五天至十天的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不是亲告罪。一、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罚款标准...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刑罚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处罚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以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同样受到惩罚。...查看全文

公民信息泄露处罚规定

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泄露居民身份证信息,构成犯罪追究刑责;不构成犯罪,公安处拘留十日至十五日,罚款五千元,违法所得被没收。...查看全文

我国如何通过行政处罚应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行政处罚,处以拘留和罚款;刑事处罚涉及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犯罪情节轻微可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有必要判处刑罚则从宽处理。判罚金一般为违法所得的一倍至五倍。公安部和司法部门正加强打击相关犯罪网络,以应对公民个人...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

个人信息泄露了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

法律解析: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查看全文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处罚

法律解析: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