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是否包括未经授权的逃逸?

律师回答
摘要: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车辆只是轻微刮擦,且肇事者无法察觉,则不构成肇事逃逸。但若肇事者不报案或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逃离现场等行为,则可以认定为逃逸。逃逸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为过失、客观方面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造成严重后果等。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法规,在交通运输活动中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车辆只是轻微刮擦,且肇事者无法察觉,则不构成肇事逃逸。
如果发生剐蹭后,肇事者并不知情,需要向交警解释并证明自己并不知情,而非有意逃避责任。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逃逸:
1、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
2、认为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
3、有酒驾和无证驾车嫌疑,报案后仍不听候处理;
4、把受害人送院后,没报案且无故离院;
5、把受害人送院后,留假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6、在接受调查期逃逸;
7、离开现场后不承认曾因其原因导致事故,但交警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了事故。
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客体,侵犯的是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客观方面,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导致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
延伸阅读
交通肇事罪与逃逸有什么关系?
交通肇事罪和逃逸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联系。交通肇事罪是指在交通活动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或死亡的行为。而逃逸则是指在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虽然交通肇事罪和逃逸是两个独立的罪名,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首先,两者都是犯罪行为,都违反了交通法规。其次,两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即他人受伤或死亡。最后,两者都可能导致犯罪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从而使得受害者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
然而,交通肇事罪和逃逸也有不同之处。交通肇事罪是指在交通活动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而逃逸则是指在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这意味着,交通肇事罪要求犯罪行为发生在交通活动中,而逃逸则要求犯罪行为发生在交通肇事后。
此外,交通肇事罪和逃逸在法律制裁上也存在差异。交通肇事罪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法律制裁,例如刑事起诉和判刑,而逃逸则可能导致更轻的处罚,例如行政处罚和罚款。
综上所述,交通肇事罪和逃逸虽然都是与交通犯罪相关的罪名,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联系和区别。在交通活动中,无论发生何种情况,任何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犯罪行为,并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结语:无论交通事故的轻微程度如何,只要肇事者无法察觉或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逃离现场,就可能被认定为逃逸。而交通肇事罪则需要满足更为严重的要件,包括主观上的过失和客观上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等。无论是肇事逃逸还是交通肇事罪,都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应该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保障交通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者自首是否算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仍算肇事逃逸,但可减轻处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逃离现场、驾车离开、未报案等。自首需向公安机关坦白所有犯罪事实,否则不构成自首。...查看全文

顶包是否算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包属于肇事逃逸行为,可能构成逃逸罪或妨害作证罪,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处罚可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等。...查看全文

挂车逃逸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和责任承担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若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责任可减轻。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一定时间内制作交通事故认...查看全文

碰撞事故的肇事者逃逸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不属于交通肇事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肇事逃逸只能被追究行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刑事责任适用于造成死亡或重伤、负全部或主要责任并具有特定情形的交通肇事。交通肇事...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多久算逃逸?

律师分析: 没有时间限定,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 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知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2、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 3、对于肇事后...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多久算逃逸

法律分析:没有时间限定,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知是“为逃避法律追究”;2、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多久算逃逸

没有时间限定,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 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知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2、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 3、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逃逸判几年

根据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肇事逃逸的最高可以判处7年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最高可以判处15年有期徒刑。一、醉酒驾车致人二死亡怎么判醉酒驾车致二人死亡还需要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判,如果负事故全...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1、首先要确认是否存在交通肇事,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2、私了解决的双方车主之间的民事赔偿问题...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

律师分析: 1、首先要确认是否存在交通肇事,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2、私了解决的双方车主之间的民事赔偿问题,一般来说达...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第三,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第三,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保肇事逃逸保险企业是否赔偿?

律师解答: 逃逸属于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发生意外事故时,保险车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一)除非另有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合法有效的行驶证、号牌,或临时号牌或临时移动证...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保肇事逃逸保险公司是否赔偿?

律师分析: 逃逸属于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发生意外事故时,保险车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一)除非另有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合法有效的行驶证、号牌,或临时号牌或临时移动证...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保肇事逃逸保险企业是否赔偿?

法律解析: 逃逸属于逃避责任,这种行为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发生意外事故时,保险车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一)除非另有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合法有效的行驶证、号牌,或临时号牌或临时移动证...查看全文

酒驾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的区别

法律分析:逃逸的话最高可以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酒驾撞死人的判刑是,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肇事后逃逸的,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查看全文

未成年肇事逃逸?

律师分析: 年满16周岁未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致人重伤以上就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处罚。同时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查看全文

未成年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年满16周岁未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致人重伤以上就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处罚。同时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车刮蹭事故后逃逸是否算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的主观意图决定了是否构成犯罪,明知逃逸为犯罪,无意识逃逸则不算。交管部门对逃逸者可处罚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并可拘留十五日以下。...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是否属于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主旨是,只要驾驶员故意离开事故现场以逃避责任,即构成该罪,第二天自首不影响罪名成立,但可在审判时考虑减免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擅自逃离现场,以推卸责任为目的,导致责任无法确定。...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黎名元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主任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24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