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在微信上说所有转账红包自愿赠与永不追回有法律效应吗

律师回答
摘要:微信转账作为法律证据的可行性及其与红包的区别。转账记录要求微信实名,内容必须真实、全面,能证明民事法律行为。红包无退还功能,转账可设置到账时间,金额可见。微信转账作为电子数据证据在诉讼中使用频率增加。
微信转账可以作为证据。作为证据的微信转账记录要求微信实名,证据内容必须真实、全面,也就是内容必须能证明转账行为是为了实现某一民事法律行为,无法证明的,该证据将不被采纳。转账和红包的区别如下,以微信为例:
1.额度不同。
(1)红包。未实名用户的红包额度为,零钱支付限额为0元;已实名用户红包的额度为,单个红包限额200元,若发群红包无论普通红包还是拼手气红包,单个最多只能领200元,单次最多可发100个。红包每日最多可发200笔,单笔最高为2万元。零钱发红包的限额为10万元,而银行卡发红包的限额受该卡额度的限制。
(2)转账。未实名用户不能转账,零钱限额为0元;已实名用户每天最多可转账100次,单日单笔最高20万元,无月限额。具体金额受零钱和银行卡限额的影响。
2.退还问题。红包没有退还功能,而转账有。
3.到账时间。转账可设置具体的到账时间,如实时到账、2小时到账等,而红包不可以。
4.金额可见性。转账可以看到转账金额而红包不可以。微信转账是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的,红包的法律证据性弱一点,因为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显然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范畴,由于使用的普及性,微信转账在诉讼中作为证据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1.微信红包是腾讯旗下产品微信于2014年1月27日推出的一款应用,功能上可以实现发红包、查收发记录和提现。2019年2月10日,微信官方发布2019年春节数据报告,除夕到初五,8.23亿人次收发微信红包2.转账(transferacs),是指不直接使用现金,而是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账户划转到收款账户完成货币收付的一种银行货币结算方式。
延伸阅读
结语:微信转账作为实名证据,必须真实、全面,能证明民事法律行为。与红包相比,转账额度不同且可退还,到账时间可设置,金额可见。微信转账作为法律证据更有力,因其电子数据形式符合证据范畴。微信红包是微信旗下产品,可发红包、查记录和提现。转账是通过银行划转款项的结算方式。微信转账在诉讼中频繁出现,使用普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自愿赠与永不追回?

律师分析: 自愿赠与的钱,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是有偿赠与,而受赠与人未尽义务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行为,如果是无偿赠与的,并且钱已经转移到受赠人的,不能取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查看全文

微信说自愿赠予有法律

法律规定赠予合同有法律效益吗微信说自愿赠予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赠与人自愿将自己的合法财产赠与受赠人,且受赠人自愿接收赠与的,则因此签订的赠与合同就是有效的合同;反之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赠与合同就是无...查看全文

自愿赠与永不追回还能追回吗?

律师分析: 一般来说,已经送出去并且交付给对方的东西,物品的所有权就已经是对方的了,如果又没有约定附条件赠与,赠与合同已经生效并履行,送出去的东西就不能再要回来了。 简单来说,赠与行为已经完成,想反悔就不行了。但在特定情形下,赠与...查看全文

自愿赠与永不追回还能追回吗?

法律解析: 一般来说,已经送出去并且交付给对方的东西,物品的所有权就已经是对方的了,如果又没有约定附条件赠与,赠与合同已经生效并履行,送出去的东西就不能再要回来了。 简单来说,赠与行为已经完成,想反悔就不行了。但在特定情形下,赠与...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自愿赠予备注有法律效力吗?

律师分析: 有。在民事诉讼中,书证、物证和言词证据是常见的主要证据类型,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功能丰富、通讯便捷、操作简便的微信迅速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商品贸易、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微信的大量使用为司法实践带来了新型证据形式...查看全文

自愿赠与永不追回还能追回嘛?

律师解答: 一般来说,已经送出去并且交付给对方的东西,物品的所有权就已经是对方的了,如果又没有约定附条件赠与,赠与合同已经生效并履行,送出去的东西就不能再要回来了。 简单来说,赠与行为已经完成,想反悔就不行了。但在特定情形下,赠与...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自愿赠予备注有法律效力嘛?

律师解答: 有。在民事诉讼中,书证、物证和言词证据是常见的主要证据类型,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功能丰富、通讯便捷、操作简便的微信迅速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商品贸易、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微信的大量使用为司法实践带来了新型证据形式...查看全文

微信自愿转账有权要回来吗

_亲~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您 好~自愿转账钱不能要回来了,自愿给的钱一般不能要回。如果是有偿赠与,而受赠与人未尽义务,或者财产还未转移到受赠人的,可以撤销赠与要回来;反之是无偿赠与或者财产以及发生转移的,比如赠与的车辆、房产已经办理...查看全文

微信上说的话有法律效应吗

一、微信聊天记录具备法律效应吗 微信聊天记录具备法律效应。 根据相关规定,微信聊天记录属未经明确列举但仍可认定为“形成或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电子数据证据由于其具有无形性、易破坏性、多样性、高科技性等特点,效力问题十分...查看全文

男朋友转账30万赠与证明方法

赠与男朋友30万需要提供赠与协议,赠与协议应包含赠与时间、金额和赠与对象等信息,赠与人和接收人需签名并盖手印。如果赠与的财产价值较大且来源不明,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据来证实这些钱的来源。赠与的钱财一经交付给他人,则不可以再收回来,...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借款有法律效应吗?

律师分析: 微信转账有法律效力。微信转账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中规定的“电子数据”,只要微信转账能证明转账行为是为了实现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查看全文

自愿赠予和赠与哪个有法律效应?

赠予和赠与意思相近,但赠与属于法律语言,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需要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更具有法律效力。而赠予是文学语言,从法律角度无此定义,而且不需要对方当事人同意。    ...查看全文

自愿赠与的转账能要回来吗

自愿给的钱能要回来吗 自愿赠与的钱能不能要回来,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是有偿赠与,而受赠与人未尽义务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行为,如果是无偿赠与的,并且钱已经转移到受赠人的,不能取回。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微信里男朋友说绑架我犯法吗

法律分析:一、微信里男朋友说绑架我犯法吗不算犯法,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构成...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解析: 1、有明确的借钱信息,借贷关系一目了然。 如果聊天记录中,不仅包括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还包括双方的聊天记录,能够从聊天记录中明确借贷关系的存在,那毫无疑问,这时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是让债务人还款的强有力的证据。 2、...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有法律效力吗?

律师分析: 1、有明确的借钱信息,借贷关系一目了然。 如果聊天记录中,不仅包括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还包括双方的聊天记录,能够从聊天记录中明确借贷关系的存在,那毫无疑问,这时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是让债务人还款的强有力的证据。 2、...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有法律效力吗

现如今大家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机,移动支付也越来越方便了,在民间借贷中,很多人会选择通过支付宝、微信来转账。发生纠纷时,微信转账记录能否作为有效证据来使用?微信或支付宝转账记录能否作为证据,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不同的情况其证明力不同...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微信转账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微信转账是需要在法庭上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才有可能被人民法院采纳。债权人在仅有转账记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打电话时的手机录音等方式先确认双方借贷关系,起诉后再提供转账记录作为证据来证明...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解析: 1、有明确的借钱信息,借贷关系一目了然。 如果聊天记录中,不仅包括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还包括双方的聊天记录,能够从聊天记录中明确借贷关系的存在,那毫无疑问,这时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是让债务人还款的强有力的证据。 2、...查看全文

微信转账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解析: 1、有明确的借钱信息,借贷关系一目了然。 如果聊天记录中,不仅包括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还包括双方的聊天记录,能够从聊天记录中明确借贷关系的存在,那毫无疑问,这时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是让债务人还款的强有力的证据。 2、...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