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存款公款是否合法?

律师回答
摘要:公款私存违反党纪国法,是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将单位收入存入个人账户将受到处罚。公款私存的主要原因包括逃避债务、规避监管、谋取私利、贪图省事和内控管理缺位。这种行为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私分、乱发钱物等问题,助长不正之风,造成国有财产流失。
将公款存入私人账户违反了党纪国法,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规定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将单位的现金收入以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的,按存入金额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处罚。视情节轻重追究法律责任。
公款私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逃避债务。部分企事业单位为逃避债务,以单位财务负责人或出纳员名义在银行开户,单位的大部分收支业务通过个人账户核算管理。二是规避监管。现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比较严格,对单位使用现金结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部分单位为逃避金融监管,便于在业务活动中使用大额现金结算,直接将单位现金收入存入个人账户,或者以提取备用金名义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对其视同库存现金核算管理。三是谋取私利。部分单位或财会人员为帮朋友完成揽储任务,或者为了获取银行揽储的蝇头小利,有的将资金从单位正常银行账户转存个人账户,有的直接以个人名义在银行设立收入专户,将单位经营收入存入该账户,对其视同现金核算管理。四是贪图省事。部分单位对公款私存这种违纪违规行为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五是内控管理缺位。部分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现金管理不严,银行开户没有相应内控监督管理制度,造成大量公款私存。
公款私存往往形成收支不入账、私设“账外账”、“小金库”等行为,进而容易造成私分财政资金、乱发钱物等问题,给贪污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极易引起犯罪,造成国有财产流失,助长不正之风。
延伸阅读
结语:公款私存违反党纪国法,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公款私存的原因主要包括逃避债务、规避监管、谋取私利、贪图省事以及内控管理缺位。这种行为容易导致收支不入账、私设账外账等问题,进而滋生贪污腐败,造成国有财产流失并助长不正之风。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款私存问题,加强监管和内控,维护公共财产安全,促进清廉政治和法治建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 反洗钱监督管理 第八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制定或者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在职责范围内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履行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有关反洗钱的其他职责。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内,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个人借款是否合法?公司向个人借款是否合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公民与企业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若存在非法集资、违法行为等情况,应认定无效。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按最高法院规定...查看全文

个人存款账户是否违法?

公款私存违反党纪国法,是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将受到处罚。公款私存的主要原因包括逃避债务、规避监管、谋取私利、贪图省事和内控管理缺位。公款私存往往导致贪污腐败、国有财产流失等问题,助长不...查看全文

一亿个人存款是否违法?

个人存款金额不违法,但如果是非法所得,会被相关部门收缴。人民币存款利息根据存款方式、本金、利率和时间计算。定期存款需事先约定期限和利率,可提前支取或部分支取。活期存款可随时存取和转让,是商业银行重要资金来源。通知存款需提前通知银行...查看全文

连队水费存入个人卡是否公款私存

公款存个人卡算违法吗 违法。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第七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查看全文

公司借款给个人是否合法

公司借款给个人一般合法。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依法成立的借款合同受法律保护,借款的利息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但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 公司贷款条件: 1、无...查看全文

公司借款给个人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公司借款给个人,如果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是合法的。《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挪用公司资...查看全文

个人向公司借款是否合法?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 1、企业以借贷名义...查看全文

个人借款是否合法?

企业可以向个人借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若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集资、非法向社会集资、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或其他违法行为,则应认定为无效。...查看全文

借款人是否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6条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刑罚,以及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可判处不同的有期徒刑和罚金。如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可以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公款存个人卡算违法么

法律解析: 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四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自主选择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开立...查看全文

个人向个人借款是否合法

个人向个人借款是合法的,属于民法典规制中的民间借贷。具体而言,民间借贷属于合法的自然人借贷法律关系,而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应当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自治为主,内容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个人向个人借...查看全文

公司借款给个人是否是合法的

公司借款给个人合法。判定借款是否合法有效并不是主要根据借款人来看的,公司和个人都是属于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作为借款的主体,也都能够向他人借款和借款给他人。只要按照借贷的程序来进行,并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双方合法的借贷关系...查看全文

存款和取款是否违法?

侵占罪是指行为人侵占物主委托管理的财物,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侵占行为时被侵占物已在行为人实际控制之下,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侵占罪可以侵占私人财物和不动产,主体为一般人,而贪污罪主要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共财物。...查看全文

公司向个人借款是否合法有效

法律分析:公司向个人借款是合法有效的。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职工集资的借贷行为无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查看全文

个人存款是否归夫妻共有

婚前个人存款不算夫妻共同财产,但婚后个人存款要看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如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属于共同财产。...查看全文

婚前的存款是否是个人财产

法律分析:婚前的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就属于一方个人财产。法律规定的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的有: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查看全文

公款私存是否属于挪用公款?

行为人公款私存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的范畴。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将被定罪为挪用公款罪,并...查看全文

个人存款查询法院

查询财产情况的法律授权方式包括到银行、基金公司、房管局、车辆管理所、被执行人家中、被执行人单位以及与被执行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进行调查,还包括其他法律授权的方式。...查看全文

个人放款利率是否合法?

民间借贷利息约定需遵守法律规定,最高年利率24%或月利率2%。约定未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法院支持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约定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部分无效。...查看全文

个人贷款利率是否合法?

个人放高利贷违法,法律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放高利贷的本金受法律保护,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债务应当偿还,暂时无能力偿还的可分期偿还,有能力却拒...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