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是否与监外执行有关?

律师回答
摘要:监外执行对犯罪分子减刑困难,但根据刑法,遵守监规、悔改表现或立功可减刑。立功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抗灾突出表现和其他重大贡献。
监外执行可以减刑,但在实践中,对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裁定减刑是比较困难的。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延伸阅读
减刑政策对犯罪分子的社会再融入产生了哪些影响?
减刑政策对犯罪分子的社会再融入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减刑政策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重新融入社会,有助于他们重建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其次,减刑可以减轻犯罪分子的刑罚,降低其在监狱中的服刑时间,减少监狱资源的消耗。此外,减刑政策也有助于改善监狱系统的过度拥挤问题。然而,减刑政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一些犯罪分子再次犯罪或对社会造成威胁。因此,减刑政策的实施需要严格的评估和监管机制,确保其能够平衡犯罪分子的再融入和社会的安全。
结语:监外执行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减刑的机会,然而在实践中,裁定减刑对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来说是相对困难的。根据《刑法》规定,只有在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真正的悔改或立功时才能减刑。减刑政策对社会再融入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帮助犯罪分子重建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减轻刑罚并降低监狱资源消耗,改善监狱过度拥挤问题。然而,减刑政策也存在风险,需要严格的评估和监管机制来平衡犯罪分子的再融入和社会的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监外执行是否可以减刑?

监外执行不可以减刑。只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在监狱内服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的,才可以减刑。而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而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所以是不能减刑的。...查看全文

被判处监外执行能否减刑?

被判处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不能申请减刑,而减刑的条件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等情况。监外执行收监的条件包括重新违法犯罪、违反监督管理规定、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等。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有规定的最低限度。...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收监后是否可以适用减刑

法律分析:监外执行收监后适用减刑需要满足减刑的使用条件。减刑的条件为: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刑如何减刑

法律分析:监外执行刑减刑的条件:_x000D_ 1、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_x000D_ 2、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又或者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_x000D_ 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暂予监外执行是否能够减轻刑罚?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不能减刑,因为减刑需要执行机关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并经评审委员会审议。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无法获得表现分,因此无法评审减刑。...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期限是否可以减少刑期?

暂予监外执行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期间不折抵刑期。监外执行情形消失后应及时收监,执行机关应严格管理监督。监外执行适用条件需审查,一般为一年,期间计算刑期。犯罪嫌疑人需满足严重疾病条件,并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监狱管理机关方可批准。...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可以减刑吗

法律分析:监外执行不可以减刑。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可以减刑吗

犯罪分子在监外执行期间,不能申请减刑,只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在监狱内服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的才可以减刑。而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而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查看全文

缓刑执行是否为监外执行?

监外执行与缓刑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范围、条件、执行时间和撤销条件。监外执行适用于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条件是有碍关押执行的特定情况;缓刑适用范围较小,条件是不再危害社会。监外执行可在判决确定后立即执行,无考验期;缓刑则在判决刑罚时...查看全文

缓刑执行是否为监外执行

监外执行、管制和缓刑是刑罚执行中的三种不同方式。监外执行是将罪犯从监狱转移到外部执行刑罚的制度;管制是对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一种处罚方式;缓刑是宣告刑罚暂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形式。根据《刑法》,对于一些轻罪犯,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查看全文

判刑后是否有可能执行监外执行?

判刑后根据情况可以监外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查看全文

暂予监外执行能减刑吗

法律分析:由于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是在监狱外执行刑期,无法对其进行考核,因此无法减刑。但是,如果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有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对其进行...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可不可以减刑?

法律分析:监外执行可以减刑,减刑需要满足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或者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应当减刑。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查看全文

减刑是否与刑期有关?

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获减刑,减刑后刑期不得少于原刑期的一半,无期徒刑的减刑期不得少于十年。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根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后是否还能够适用减刑规定?

本文讲述了减刑的相关规定。减刑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包括阻止他人犯罪、检举犯罪活动、创造技术创新、舍己救人、排除事故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表现良好,可以申请减刑。相对减刑是指符合一定条件,...查看全文

刑期能否从监外执行期限中减免?

暂予监外执行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不存在折抵刑期情形。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罪犯应及时收监。执行机关应严格管理监督罪犯,并通知相关机构进行收监或释放手续。申请监外执行需满足条件,并经过审查程序。监外执行一般为一年,并计入...查看全文

有期徒刑是否能够监外执行

能。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查看全文

有期徒刑是否能够监外执行?

律师分析: 能。监外执行全称应该叫暂予监外执行,它是指对于被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的刑罚执行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涉及监外执行的刑罚是否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在符合条件下暂不收监或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的刑罚制度。不符合条件、违反管理规定或刑期未满的罪犯会被重新收监。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通知公安机关、监狱...查看全文

暂予监外执行可以减刑吗

监外执行一般不能减刑,监外执行的时候没有考核分,所以没有办法减刑。特殊情况是可以的,即法律规定的几种重大立功表现。(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的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