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作出判决的时间

律师回答
摘要:法院开庭后应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宣判。民事诉讼不服二审判决可向法院申诉、检察院抗诉,或控诉院长渎职。若无法满足要求,可通过媒体舆论迫使法院受理申诉。
一、法院开庭了什么时候下判决书
1、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我国法律未规定法院开庭后什么时候下判决书。开庭后,如果是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二、民事诉讼不服二审判决书的怎么办
1、法院系统内部进行申诉。首先向做出终审判决的法院进行申诉,请求重审。
2、检察院申请抗诉。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如果同级人民检察院不受理的话。
3、到有关部门控诉院长的渎职行为,要求对这种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合法权益。
5、如果上述单位没有一个能满足要求的话,诉诸媒体,进行社会监督,靠舆论的力量来迫使法院受理申诉。
延伸阅读
结语:法院开庭后,判决书的宣判时间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和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在宣告后立即送达。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或特殊情况下,审判期限可延长。对不服二审民事诉讼判决的,可进行内部申诉、检察院抗诉、控诉院长渎职行为,或通过媒体进行社会监督,以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第一审程序第一节公诉案件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庭作出刑事判决后的平均等待时间

刑事案件法院开庭后应在二个月内宣判,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特殊案件可延长三个月,特殊情况可报请最高法院批准。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一个月内宣判,最长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延长两个月,特殊情况可再延长一个月。最高法院受理的上诉、...查看全文

法庭作出裁决的时间

庭审完成后五日内出判决,刑事案件当庭宣判,其他定期宣判。庭审流程包括查明到庭人员、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庭审的目的是当事人陈述和呈现证据,被告及其辩护人进行辩护,最后法院宣判结果。判决书将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不...查看全文

法庭作出裁决后,宣判结果通知发布的时间

刑事案件宣判结果通常在开庭后两个月至三个月内公布。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特殊情况,可经上级法院批准延长三个月。第一次开庭到第二次开庭的时间由主审法官确定。民事审判审限从立案...查看全文

法庭今日未作出裁决,何时作出判决?

本文介绍了法院庭审中宣判的具体流程和相关规定。法院会定期进行审判,但具体日期需要双方自行协商确定。宣判后,一般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会制作判决书。只要判决书发布,双方就需要按照判决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人...查看全文

庭审判决何时作出

法院宣告判决后,判决书的送达时间没有明确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在五日内送达相关当事人和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立即送达。判决书需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注明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满...查看全文

二审法院作出判决的时间

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开庭到判决的时限,但审理过程有明确的时限规定。上诉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裁定案件应在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刑事诉讼法要求判决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应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应立即送...查看全文

法官在开庭后多长时间会作出判决?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由法院院长或庭长指定审判长,可以吸收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人员组成单数,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评议原则。开庭后,合议庭一般在5日内宣判。...查看全文

出庭后多少时间作出裁决

该段内容讲述法院在开庭后没有明确规定具体何时作出判决,但对于案件宣判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包括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和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刑事案件审理期限包括人民...查看全文

判决作出所需时间

我国法律对于开庭到出具判决书没有具体要求,但当庭宣判应在10日内出具判决书,定期宣判则立即发给判决书。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查看全文

法庭作出刑事判决后的平均时长

刑事案件开庭后应在两个月内宣判,可延长三个月,特殊情况需报请最高法院批准。简易程序案件应在二十日内审结,有期徒刑超过三年可延长至一个半月。自诉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宣判。延期审理可根据具体情况申请,最长不超过一个月。中止审理可在无法继续...查看全文

法庭作出裁决的平均时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法院应当在审限内审结案件,当庭宣判的案件应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应立即发给判决书,同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和期限,离婚判决时还需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前不得另行结婚。...查看全文

仲裁庭作出裁决所需时间

仲裁开庭后,裁决书应在45天内作出。若超时,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仲裁庭可先行裁决部分事实清楚的争议。劳动仲裁开庭时间无具体规定,但一般不超过3小时,劳动仲裁是提起法院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申请须在一年内提出,超时除非有正当理由,...查看全文

法院作出裁决的时间间隔

法院判决书的时间取决于案件的程序类型:速裁程序一般当庭宣判,简易程序20天内下判决书,普通程序一般为2个月内宣判。判决书的分类包括一审判决书,二审判决书和再审判决书,分别对应不同的审判程序和案件类型。...查看全文

抚养权案件二审开庭后判决作出的时间

二审法院抚养权开庭后一般3个月下判决。《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查看全文

开庭多长时间出判决书

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 以下是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查看全文

二审法院作出判决的时间是多久?

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开庭到判决的时限,但对审理过程有明确的时限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裁定案件应在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包括立案、证据交换、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庭...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后多长时间出判决书?

律师解答: 法院开庭后一般情况是六个月下判决书,但是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还可以上诉,下达判决书的时间是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 ...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后多长时间出判决书?

法律解析: 法院开庭后一般情况是六个月下判决书,但是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果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还可以上诉,下达判决书的时间是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 ...查看全文

法庭开庭到判决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没有规定下判决书的时限,只有规定审理时限,具体如下: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查看全文

法庭开庭到判决多长时间

行政诉讼开庭到判决多长时间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开庭后什么时候作出判决,要依据审理程序而定。1、如果是普通程序,6个月内作出判决。2、如果是简易程序,45日内作出判决。3、如果是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