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保未遂的法律责任追究

律师回答
摘要:保险诈骗行为应予追诉,个人涉案金额超过一万元,单位涉案金额超过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涉嫌保险诈骗,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骗保未遂的法律责任追究:保险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
骗保未遂的法律责任追究涉及保险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保险欺诈是指以虚构、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证据等手段,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在保险合同中提供虚假信息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从而获得保险金、理赔款或其他保险利益的行为。对于骗保未遂行为,法律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后果。一旦骗保未遂行为被发现,保险公司有权拒绝支付保险金或理赔款,并可能解除保险合同。同时,骗保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如诈骗罪的指控。此外,被骗保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究骗保者的民事赔偿责任。总之,骗保未遂行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以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和保护被骗保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保险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和被骗保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保险诈骗的个人或单位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刑事责任和经济处罚。骗保未遂行为不仅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绝支付保险金或理赔款,解除保险合同,还可能受到刑事诈骗罪的指控。被骗保者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追究骗保者的民事赔偿责任。为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和保护被骗保者的权益,我们必须严厉打击骗保行为,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骗保未遂怎么追究法律责任?

骗保未遂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进行定罪。1、保险诈骗罪:(《刑法》第198条)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进行保险诈...查看全文

骗保未遂怎么追究法规责任?

律师解答: 涉嫌保险诈骗,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查看全文

未遂车险骗保法律责任探究

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骗取保险公司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保险诈骗行为将受到刑罚,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不同数额的划分标准。对于未...查看全文

骗保追究谁的责任?

没有骗保成功怎么处理 怎么从轻处理 您好,个人骗保在一万元以上会被判刑;单位骗保在五万元以上会被判刑...查看全文

未遂盗窃罪的责任追究

盗窃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盗窃犯罪,但由于意外原因未能成功的情况。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盗窃未遂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在目标涉及巨额财物或珍贵文物,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诈骗犯罪未遂追究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诈骗犯罪未遂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诈骗未遂以诈骗罪定罪论处,在确定基准刑基础上,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诈骗罪既遂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查看全文

盗窃未遂仍追究责任

法律分析: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对犯罪未遂的定义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是对犯罪未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的原则性界定。 根据2013年4月4日实施的《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查看全文

骗医保追究谁的责任

患者购买了医疗保险的,因患者到医疗治疗时,治疗的相关费用是可以用医保报销的,而有些医疗机构会骗取医疗保险,那么私立医院骗取医保怎样进行处罚?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一、私...查看全文

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所负有的遵守法律,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的义务。狭义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责任同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实施某种违法行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担相应的...查看全文

骗保追究刑事责任是追究谁

保险欺诈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保险法》和《刑法》规定,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虚构保险事故、提供虚假证明或夸大损失,以非法获取保险金,将构成保险欺骗罪。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费。此外,如果保险欺诈行为涉及较大金...查看全文

诈骗多少会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3000元以上的会追究法律责任,以诈骗罪论处。诈骗3000元属于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行为,依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诈骗多少会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诈骗3000元以上的,会追究刑事责任,以诈骗罪论处。诈骗3000元属于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行为,依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嫖娼未遂,被骗钱,报警,个人是否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嫖娼被骗钱可报警,构成刑法意义上的诈骗罪。警方抓获后,法院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追缴违法所得。嫖娼一般不留案底,但若涉及未成年或其他情节严重,可能受刑事处罚并留下案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嫖娼可处以行政拘留、罚款,而诈骗...查看全文

犯罪未遂追究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犯罪未遂追究刑事责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犯罪形态的一种。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对于犯罪未遂的追究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虽然犯罪未遂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但行为主观上具有恶性,并且已经产生了社会危险性。因此,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追究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一般是比照所犯罪的既遂犯在法定刑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犯罪未遂的,可以根据造成的损害后果,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要根据犯罪的事...查看全文

骗保后多久不能追究责任,骗保后多长时间不追究责任

保险诈骗罪的诉讼时效根据刑罚的不同而定,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最长可达20年。根据刑法规定,不同刑罚的追诉期限为5年、10年、15年或20年,超过期限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然而,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不受追诉期限限制,同时被害人提出控告...查看全文

抢劫未遂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分析: 抢劫未遂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查看全文

抢劫未遂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解析: 抢劫未遂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查看全文

盗窃未遂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 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对犯罪未遂的定义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是对犯罪未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的原则性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京林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法律顾问、法律顾问

已服务96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