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与缓刑的定义及执行条件

律师回答
摘要:缓刑和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两种措施,前者指对犯罪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刑罚;后者指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确保其随传随到。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责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延伸阅读
取保与缓刑的适用范围及法律效力
取保与缓刑是刑事法律制度中的两种特殊措施。取保是指在案件审理期间,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一种方式,以确保其不逃避法律追究。缓刑则是指法院根据被判刑人的情况,在刑罚执行前暂缓其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以给予其改造的机会。取保与缓刑的适用范围包括轻微犯罪、初犯、悔罪表现良好等情况。对于符合条件的个案,采取取保与缓刑可以有效减轻刑罚对被判人员的影响,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然而,取保与缓刑并非对所有犯罪行为都适用,具体适用条件需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来决定。取保与缓刑的法律效力在于平衡了惩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既能保护社会安全,又能给予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结语:缓刑与取保是刑事法律制度中的两种特殊措施,针对符合条件的个案,它们能够有效减轻刑罚对被判人员的影响,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缓刑给予被判刑人改造的机会,取保则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逃避法律追究。然而,适用条件需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来决定。缓刑与取保的法律效力在于平衡了惩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既保护社会安全,又给予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期执行与缓刑的定义及区别

缓期执行和缓刑的区别是什么?缓期执行是对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有条件地不再执行原判死刑的行刑制度,而缓刑是对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行刑制度。二者适用的前提、执行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均存在差...查看全文

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的定义及区别

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的区别主要包括适用对象、判决方式和执行方法等方面,缓刑适用于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认罪态度良好的犯人,而死刑缓期执行适用于死刑犯但不立即执行的犯人,且可根据表现改为无期徒刑,执行方式上缓刑犯人在社区进行矫正...查看全文

缓刑执行的意义与规定

缓期执行是指有条件地不执行刑罚,包括缓刑考验期和死刑缓期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遵守规定,接受社区矫正,如期满且无新罪犯,则刑罚不再执行。若违法或严重违反规定,缓刑将被撤销,执行原判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查看全文

管制与拘役缓刑的定义及执行区别

本文主旨是介绍了拘役、管制和缓刑这三种刑罚的定义和特点。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的刑罚;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缓刑是指对犯罪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但不立即执行判处的刑罚。...查看全文

缓刑的定义与适用条件

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具有积极意义,但实行缓刑必须同时具备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轻微的条件,以确保罪犯不再危害社会。缓刑制度是指在考验期内罪犯没有再犯罪且没有其他违规行为的情况下,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如果...查看全文

缓刑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

缓刑是对犯罪分子暂不执行刑罚,由考察机构在一定期限内对其进行考察,并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制度。适用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且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且不是累犯。在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查看全文

死刑缓期执行和缓刑的定义及区别

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对象、执行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缓刑适用于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死缓适用于被判处死刑但不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被宣告死缓的犯罪分子必须关押。缓...查看全文

死刑缓期执行的定义及特点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指对犯罪分子判处死刑后,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立即执行,而是宣告缓期两年执行的一种制度。在考验期内,罪犯需积极遵守监规、认罪悔罪、积极改造,以减刑为无期徒刑。然而,少数罪犯可能在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导致死刑立即执行。...查看全文

缓刑与取保候审的关系及适用条件

符合判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可获得缓刑,条件包括:被判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社区无不良影响。...查看全文

缓刑与死缓的定义及区别

缓刑与死缓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前提、执法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缓刑适用于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关押而进行考察;而死缓适用于被判死刑的罪犯,必须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缓刑的考验期根据刑种和刑期而定,而死缓执行期限为...查看全文

缓刑与取保候审的定义与异同

缓刑和取保候审的区别:缓刑是法院宣判后暂不执行刑罚,取保候审是在未经宣判前提供保证或交纳保证金。执行部门也不同,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缓刑由法院和服刑部门执行。...查看全文

缓刑与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及执行程序

缓刑和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两种不同的制度,前者是对已确认犯罪的行为人暂不执行刑罚,进行考察后再决定刑罚的一种方式;后者是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以确保其出庭参与诉讼的一种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缓刑的定义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刑罚缓刑是对轻罪犯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暂不执行判决的刑罚,需要法院审核并可向法院和公安申请缓刑。和解制度适用于民间纠纷引起的轻罪和过失犯罪案件,当事人可以通过赔偿、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公安、...查看全文

实刑与缓刑的定义及区别

实刑和缓刑是两种不同的刑罚,实刑限制人身自由,缓刑适用社区矫正。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对于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宣告缓刑。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刑罚,满足条件可免除原判刑罚。实刑犯可以减刑或假释,缩短刑期,回归社会。...查看全文

缓刑与免刑的定义及区别

免于刑事处罚和缓刑的区别在于免除刑事处罚只定罪不判刑,缓刑则判刑但不执行;免除刑事处罚适用于轻微犯罪,缓刑适用于犯罪分子表现良好;免除刑事处罚不会再次执行刑罚,缓刑有可能执行;免除刑事处罚不会适用数罪并罚,缓刑再犯会并罚。...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和缓刑的定义与区别

监外执行和缓刑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法定条件、灵活程度和执行条件不同。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而缓刑适用范围小于监外执行;监外执行的法定条件是妨碍关押执行,而缓刑的条件是不再危害社会;监外执行是判决确定后适用的灵活...查看全文

缓刑的判刑条件有哪些缓刑的实施与执行

缓刑的判刑条件如下: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缓刑的实施与执行是由社区矫正机关来执行,并可要求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员。根据...查看全文

缓刑与取保候审的适应条件

1.可能判处、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逮捕而证...查看全文

监外执行的定义及条件是什么?

刑法规定了保外就医的条件和限制。对于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的妇女以及生活不能自理且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无期徒刑罪犯符合第二项条件的,也可暂予监外执行。但对可能有社会危险性或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确有严重疾...查看全文

缓刑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期间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