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行为的具体实践与案例分析

律师回答
摘要: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种行为,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以避免滥用带来的社会危害。首先,只有在不法侵害行为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其次,只能在不法侵害行为进行的过程中进行防卫。再次,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而不能加诸于第三人。此外,行为人必须具备合法的防卫意图,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如果超过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则不再具备合法性,成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由于正当防卫是采取使不法侵害人受到一定损害的方法来保卫合法权益的,因此法律规定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条件,以避免滥用正当防卫权利而给社会带来危害。
1、只有在不法侵害行为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不法侵害的实际存在,不仅是指损害行为的实际存在,而且也是指损害行为不法性的实际存在。对于那些有合法依据的损害行为,受侵害人或者他人都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只有对现实存在的、具有违法性的、已经形成防卫必要的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只有在不法侵害行为进行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正当防卫。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仅是指不法侵害实行行为的进行。公民只有在情况紧急的状态下,才能依靠自己的实力去进行正当防卫行为,否则就会造成防卫权的滥用,破坏实行稳定。
3、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正当防卫行为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的,它的损害后果只能加诸于不法侵害者,而不能加诸于第三人,这是正当防卫区别其他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
4、行为人必须有合法的防卫意图。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防卫意图,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其在主观上具有正义性,这是正当防卫成立的首要条件。对于防卫挑拨,互相斗殴,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能视为正当防卫。
5、正当防卫行为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如果正当防卫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这种行为就背离了正当防卫的根本目的,其性质不再具有合法性,而成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延伸阅读
结语:正当防卫是保卫合法权益的一种方法,但必须遵循严格的条件以避免滥用。只有在不法侵害行为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且必须在不法侵害行为进行的过程中进行。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并且行为人必须有合法的防卫意图。此外,正当防卫行为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将失去合法性。因此,我们必须谨慎行使正当防卫权利,以避免对社会造成危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最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合同订立需要满足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反欺诈方法包括:书面合同明确违约责任、留下真实基本信息、清晰金钱交易条款。签订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欺诈方可被追责,可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抵押权是担保物权,用于担保债权实现,具有支配与优先效力;留置权是他物权,限制性物权,标的物为不动产、动产或权利;抵押权可约定,留置权为法定担保物权。...查看全文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案例分析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在于行为是否超越必要限度。正当防卫是对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制止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需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要件包括:必须针对不法侵害、在不法侵害进行时、针对不...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定义与案例分析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1、明知超过必要限度却放任重大损害的间接故意过当;2、轻信不会发生重大损害的过于自信过失过当;3、因疏忽大意而未预见重大损害的忽视大意过失过当。...查看全文

明文规定与实践案例分析

合伙合同是由两个或多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签订的协议,旨在共同实现事业目标,并约定分享利益和分摊风险。各合伙人需要承担出资等义务并享有分红等权利。有限合伙人需要承担出资义务和承担合伙事务的义务。合伙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查看全文

法律保障与实践案例分析

分居协议需符合当事人真实意愿,不违背公序良俗,方可生效。作为特殊合同,需满足民法典要求,包括主体合格、合法内容、真实意思表示。签署分居协议应基于当事人自愿、平等,方为具备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法律程序与实践案例分析

法院可要求再审申请人提供证据证明裁判文书实际生效日期,如未提供或证据不足,法院将驳回再审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8条,法院院长可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错误并认为需要再审时,需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践案例分析

夫妻一方出轨导致离婚,法院会照顾无过错方,并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财产分割。根据《民法典》,出轨方存在重婚、同居等违法情形时,法院支持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证明出轨需要提供书证、人证等多种证据,越多越好。出轨方在财产分割中可能会被少分...查看全文

法律问题与实践案例分析"

被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如果又犯了新罪且新罪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应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并依照法律规定执行刑罚。...查看全文

最新司法实践与案例分析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从代理人终止之日起计算。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始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查看全文

立案与不立案的司法实践与案例分析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刑事立案进入刑事司法程序,但不一定会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或法院判...查看全文

卖淫罪的审判实践与案例分析

构成引诱卖淫罪一般会如何判?引诱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利用本单位条件引诱他人卖淫,单位主要负责人犯罪...查看全文

具体内容与案例分析

司法人员应全面、如实记录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全程留痕、有据可查。对以组织名义向司法机关发函要求案件处理,或领导干部身边人员、亲属干预司法活动的情况,司法人员应如实记录并留存相关材料。...查看全文

诈骗罪审判实践与案例分析

诈骗罪定罪量刑标准: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数额巨大外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外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重处10%情形:首要分子、惯犯、诈骗法人严重影响生产、诈骗救灾等款物造...查看全文

受贿罪量刑实践与案例分析

受贿罪刑罚规定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认定和处罚。受贿数额较小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巨大认定为100万元以上,可判三...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罪行的审判实践与案例分析

本案中,被告人翁某因遭受家暴,持刀防卫时致使胡某死亡,被判故意伤害罪。法院考虑到翁某的防卫过当、自首和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判决翁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本案反映了婚姻家庭问题引发的矛盾,同时呼吁明文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查看全文

入室盗窃罪行的审判实践与案例分析

入室盗窃被认定为盗窃罪的一般情节,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入室盗窃仅作为盗窃犯罪中的一种情节,并不存在入室盗窃罪。一般情况下,入室盗窃行为会按照一般盗窃犯罪处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只有入室盗窃...查看全文

赠与撤销的具体实践与案例探讨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可撤销。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前有权撤销赠与,但此规定不适用于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受赠人有权要求交付赠与财产,若赠与人不履行交付义务,受赠人可...查看全文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案例分析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区别及其法律关系: 诺成合同以合意为成立要件,违反给付义务产生违约责任;实践合同除合意外还需交付标的物,违反先合同义务构成缔约过失责任。诺成合同包括买卖、租赁、建设工程等,有些需登记。合同成立后若满足生效条件,...查看全文

犯罪既遂的审判实践与案例分析

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四种,即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和即时犯;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为主观故意、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和行为齐备全部要件;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定义和量刑方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