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撤销的具体实践与案例探讨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可撤销。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前有权撤销赠与,但此规定不适用于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受赠人有权要求交付赠与财产,若赠与人不履行交付义务,受赠人可提起请求。若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损毁或丧失,赠与人需承担赔偿责任。
1、经过公证的赠与不可以撤销
2、赠与物已经交付的不可以撤销
3、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如向灾区捐款),属于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可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及其限制】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六十条【受赠人的交付请求权以及赠与人的赔偿责任】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依据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赠与的法律效力及相关限制
赠与是指自愿将财产或权益无偿转让给他人的行为。赠与一旦完成,通常具有法律效力,受赠人获得了财产的所有权。然而,赠与也受到一些限制。首先,赠与必须是自愿的,不能有欺诈或胁迫行为。其次,赠与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例如以书面形式进行。此外,一些情况下,赠与可能受到法律上的保护,例如赠与给予婚姻关系中的配偶具有不可撤销性。总之,赠与的法律效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和保护,各种情形下需仔细考虑相关法律规定。
结语:赠与一旦经过公证或交付完成,通常不可撤销。而具有公益性质或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更是不可撤销的。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前有权撤销赠与,但公证赠与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不适用此规定。同时,受赠人有权请求赠与财产的交付,赠与人如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财产毁损或灭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赠与是一项自愿的行为,一旦完成即具有法律效力,但也受到一定限制和保护。因此,在赠与时需仔细考虑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 处分依照本节规定享有的不动产物权,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观点与实践案例探讨

遗失物的所有权人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物品。如果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或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如果受让人是通过拍卖或向合格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则权利人返还原物时...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规定与实践案例

单位只订立试用期合同违法,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应在劳动合同中商定。劳动合同对双方权益保护重要,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双方权益。有些单位利用劳动者对劳动法不了解,将试用期与劳动合同分隔开来是违法...查看全文

关系的探讨与实践

档案和党组织关系可以分开转,也可以一起转,具体程序因地而异。如果选择分开转,可以转回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党组织。若档案和党组织关系不一致,党组织材料需从档案中取出,由自己转入的党组织办理手续。若一起转,党组织材料可与档案一起寄送。...查看全文

防卫行为的具体实践与案例分析

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种行为,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以避免滥用带来的社会危害。首先,只有在不法侵害行为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其次,只能在不法侵害行为进行的过程中进行防卫。再次,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查看全文

探讨赠与撤销的诉讼时效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后的六个月内可以行使撤销权,但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情况有所不同。赠与人在财产转移前可随时撤销赠与,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一般情况下,赠与人应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查看全文

案例分析与现实探讨

离婚程序及条件:协议离婚需达成一致,否则可向法院起诉。家暴导致离婚可请求赔偿。夫妻一方可要求调解或直接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若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调解无效情形包括重婚、家暴、恶习不改、分居满2年等。失踪宣告...查看全文

撤销赠与的具体步骤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受赠人有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或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不履行的情况下,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查看全文

撤销权与恶意串通的司法实践与案例分析

撤销权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属于实体法和债权法,用于保护债权人利益。恶意串通是指买卖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损害他人利益。撤销权可用于撤销债务人的不合理行为,包括放弃债权、低价转让财产等,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撤销。...查看全文

法规制度与实践探讨

违反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原则的行为,包括散布有损宪法权威、参与反对宪法的活动、拒不执行党和国家决策、参加非法组织及活动、破坏民族关系、利用宗教活动破坏团结、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查看全文

法律问题与实践探讨"

对于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但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除外。宣告缓刑需满足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查看全文

法律适用与实践探讨

黑白合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无效,民事法律行为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否则无效。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查看全文

最新标准与实践探讨

投放危害物质或采取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可判3-10年有期徒刑;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过失犯罪处3-7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规定与实践

抚养权变更可通过协议或诉讼解决,双方一致可签协议,否则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定情况下,若抚养方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行为,另一方可申请变更抚养权并得到支持。否则,需证明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否则不会判决变更抚养权。...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问题与实践

房屋租赁期限的约定和要求。定期和不定期租赁的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满后,出租人有权收回房屋,承租人有义务返还房屋。如需继续租用,承租人需提前3个月提出并得到出租人同意。出租人应按期限交付房屋并保证承租人合法使用。...查看全文

探讨行业规范与实践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责任人应赔偿医疗、护理、交通、营养、住院伙食等费用,误工费,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工伤还可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每级不同。根据《民法典》,侵害他人人身损害需赔偿医疗、护理、交通、营养、住院伙食等费用,误...查看全文

法律观点与实践探讨

兼职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具备法律效力。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等条件。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无效。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无效。...查看全文

量刑标准与实践探讨

本文讲述了涉及伪造身份证件罪和变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刑罚和定罪标准。如果行为人涉及伪造身份证件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变造指的是使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查看全文

最新规定与实践探讨

租金收益权质押需在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合同见证科登记,并签订合同;物权设定需依法规定,不能随意创设;质押需保证房屋租赁合同稳定性和租金持续性;质押需向中国人民征信中心登记,否则质押权无法成立。...查看全文

最新标准与实践探讨"

传播淫秽物品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容易引发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传播淫秽物品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净化社会空气,保护人民身心健康,促进精神文明。...查看全文

标准解释与实践探讨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立案标准的规定:行为人故意非法获取国家秘密,通过窃取、刺探、收买等非法手段违反国家安全规定,侵犯国家安全和发展以及国家保密制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