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债务的承担原则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时债务的分配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法院判决。男女一方婚前或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经济帮助。夫妻离婚后债权人向谁讨债需判断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或个人债务。债权人主张夫妻共同债务时,应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如能证明为个人债务,则债权人直接找债务人主张偿还;如夫妻双方约定由一方偿还,则债权人找指定的一方偿还。
夫妻在离婚时,关于债务的分配可以由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将会作出裁决。
1、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男女一方婚前、或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但是,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中对财产分割问题及债权债务的负担问题作出的处理,对原夫妻双方有约束力;但不能以此来对抗其他债权人的权利主张。
一、夫妻离婚后债权人向谁讨债?
夫妻离婚后债权人主张对方偿还债务的,首先要判断该债务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
如果是一方的个人债务的话,那么债权人无论夫妻是否离婚,都直接找债务人主张偿还债务即可。
如果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话,那么就算是夫妻离婚后,债权人也可以向夫妻的任何一方主张偿还债务。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在离婚时就该债务约定一方偿还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找指定的一方偿还。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主张是夫妻共同债务要求偿还的前提是该债务为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借的债务,或者债权人能够举证该债务的确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规定情形的除外。
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延伸阅读
结语:夫妻离婚时关于债务的分配可以由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将会作出裁决。夫妻离婚后债权人向谁讨债?首先需要判断该债务是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如果是个人债务,债权人可以直接找债务人主张偿还债务;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可以向夫妻的任何一方主张偿还债务,但是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在离婚时就该债务约定一方偿还,债权人就可以找指定的一方偿还。不过,债权人主张是夫妻共同债务要求偿还的前提是该债务为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借的债务,或者债权人能够举证该债务的确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七条 借款人提前返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离婚后婚前债务的承担原则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的婚前债务原则上属于个人债务,由债务人个人承担,除非债权人能证明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以及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查看全文

离婚后债务承担的原则

夫妻离婚后,债务可由一方承担,但对于其他人的债务,双方需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有共签共债和家事日常代理两种情况,需综合考虑债务金额、夫妻关系等因素。夫妻共同生活是夫妻共同债务的唯一法定标准,倡导共债共签。出借人应要求借款人配偶明确...查看全文

离婚后债务承担原则

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应共同清偿,共有财产不足或归各方所有时需约定清偿,无约定由法院判决。未分担的债务需经批准共同清偿。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或债务由本人清偿,对方无赔偿义务。无共同财产时需协议清偿,协议失败时法院参考共同财产制度下...查看全文

离婚时债务承担的原则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若无法协商则由双方承担。夫妻共同债务范围包括购置财产、家庭生活、经营活动、治病、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负债务。离婚后,一方可承担所有债务,但对债权人无效,债权人仍可要求夫妻共同偿还。离婚前可提前规划债务...查看全文

离婚后负债承担原则

离婚后负债是否共同承担,取决于债务是否用于双方生活或对方是否知情。夫妻共同生活费用不足、履行抚养义务、尽赡养义务所致的债务应共同承担。婚前个人债务、未经协商资助他人债务、个人经济活动所致的债务等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后个人债务由...查看全文

公司分立后债务的承担原则是什么

公司分立后债务的承担原则:(一)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所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二)由分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一、公司法关于分立的规定是什么...查看全文

离婚后债务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夫妻离婚时的债务分配原则是共同承担,离婚时可提供银行流水账单等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证据包括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法院也有权调查收集证据。离婚夫妻债务协议书应明确...查看全文

离婚后财产划分原则及债权债务承担

本文介绍了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分割问题。在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内,债权可以由夫妻双方自行协商如何分割,如果协商不成,则法院可以进行判决。在债务的承担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夫妻双方应共同承担,具体承...查看全文

离婚后债务划分原则是什么?

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平分,个人财产归个人,女方和子女得到照顾。共同财产均等分割,个人专用物品归个人所有。分居两地的共同财产各自归所有,差额可抵偿。退还彩礼、入伙财产归一方,补偿一半价值。养殖等无收益业务合理分割或折价处...查看全文

分公司注销后,债权债务承担原则是什么?

分公司注销后,债权债务由总公司承担。子公司与分公司的区别在于子公司是独立法人,承担自身债务,而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债务由隶属公司负责清偿。...查看全文

债务继承人要承担吗,债务承担的原则

不同继承人对债务承担,所应负的责任不同。对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1、限定继承原则。仅以所得积极遗产为限负责清偿,超过继承人所继承遗产的价值总额,继承人可以不负清偿的责任。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查看全文

夫妻债务的承担原则

法律分析:夫妻债务的承担原则:夫妻的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承担;如果双方离婚,则双方可以公平协商各自应承担的份额;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按照公平合法的原则来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查看全文

民办学校注销后,债务承担原则是什么?

1.民办学校注销后的债务清偿顺序:首先是退还学费等费用,其次是支付教职工工资和社保费,最后是清偿其他债务。 2.公司注销股东决定书: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并决定开始办理工商注销事宜。 3.公司注销代办费用:费用因公司运营情况、政策差...查看全文

离婚债务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离婚债务一般情况下是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割,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分割,即无协议约定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照顾 子女抚养 一方、照顾女方、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对照顾方少分债务。需要注意的是,夫...查看全文

离婚债务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律师分析: 离婚债务一般情况下是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割,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分割,即无协议约定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照顾 子女抚养 一方、照顾女方、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对照顾方少分债务。需要注意的是,夫妻之间...查看全文

离婚债务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法律解析: 离婚债务一般情况下是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割,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分割,即无协议约定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照顾 子女抚养 一方、照顾女方、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对照顾方少分债务。需要注意的是,夫妻之间...查看全文

离婚债务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离婚债务认定的原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有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查看全文

离婚后共同债务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夫妻双方需要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他们可以起诉法院。在离婚诉讼中,夫妻共同债务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由双方协议...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是否承担原来的债务

夫妻离婚后原来的债务如果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需要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方式是:首先应当由共同财产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离婚债务债权人不...查看全文

离婚债权债务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1、坚持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原则。2、协商一致的原则。3、坚持男女平等与保护妇女利益相结合、考虑双方当事人实际履行能力的原则。4、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原则。一、婚姻问题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