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夫妻共同财产以及个人财产的方式:
1、按照产生时间认定。一般产生于结婚登记前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产生于结婚登记后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
2、按照性质认定。具有较强人身属性的财产一般为个人财产,反之,则为共同财产;
3、认定夫妻共同财产以及个人财产的其他方式。
一、离婚案件中房产分割的认定和处理
离婚案件中房产分割的认定:如果该房产购买于结婚登记前的,应当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予分割。购买于登记后的,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处理方式: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且一方婚前购买,婚后共同还贷,登记于购买方名下的,由登记方所有,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二、离婚时婚前财产要分配吗?
不需要,夫妻离婚婚前财产一般是不分配的,但是双方之间有约定的是可以分配的。在我国的夫妻离婚财产分割的处理中,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属于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财产不因婚姻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所有属性,即如果是婚前财产在婚后也应当被认定为个人财产,不会产生分隔的情况。但当事人应当拿出相关证据来进行认定,如果拿不出证据证明某财产是婚前财产,那么在司法判定上就没有办法进行认定,从而会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劳动所得财产、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在理解婚前财产时应注意如下方面:
1、判断是否属于婚前财产的关键在于财产权的取得时间系在结婚之前。如果财产权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实际占有该财产,其性质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2、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待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外有约定的除外。
3、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