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类型有以下两种:
1、给付不当得利。
2、非给付不当得利,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
一、怎样区分不当得利与诈骗
不当得利与诈骗的区别:
1、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而被确认为别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是民法中的一个概念。比如捡别人的丢失物,一般只会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不会违反刑法;
2、区分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危害不同。不当得利危害较小,诈骗较重。虽然他们都有不正当的目的,但欺诈是犯罪嫌疑人使用欺诈手段使被害人有错误的理解,被害人在这种错误理解的基础上自愿将财产交给犯罪嫌疑人。民事行为中的不当得利没有上述逻辑过程。他们承担不同的责任。对于不当得利,只需要返还或恢复原状或者进行补偿,欺诈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工资发错了可以追回吗
工资发错了可以追回,工资发错时,员工属于不当得利,给单位造成了损失,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属于债权,即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三、不当得利是不是犯罪
不当得利不是犯罪。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损害他人,获得利益。不当得利法律事实发生后,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存在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利益,不当得利人有义务返还。这此,双方之间存在债务关系。财产损失称为受害人,是不当得利债权人,享有要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因为这种债务完全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不是当事人的意思,不当得利作为债务发生的依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依据而获得不当利益的,受损人有权要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