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男方无权探视孩子,如何应对?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抚养权判给女方,男方不给孩子怎么办?可以向法院起诉并申请执行。不让见孩子能否变更抚养权?如果对方影响孩子生活或造成损害,可申请终止对方探视权。变更抚养权需满足条件或双方协议。子女抚养权变更条件包括:一方患病或伤残无力抚养、不履行义务或虐待子女、对子女有不利影响、未成年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有抚养能力。
一、离婚抚养权判给女方,男方不给孩子怎么办
离婚抚养权判给女方,男方不给孩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判决之后可以申请执行,如果有抚养权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还拒不配合的,人民法院可以对拒不履行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
二、不让见孩子能否变更抚养权
不让见孩子不能变更抚养权。
如果对方在探视过程中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或者造成对孩子的损害,那么可以申请终止对方的探视权行使。如果被拒绝探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配合自己履行自己的权利。
想要变更抚养权,对方拒绝自己探视孩子不是该条件,只有在满足可以变更抚养权的条件或者双方协议变更抚养权才可以进行变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十五条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三、子女抚养权变更的条件
子女抚养权变更的条件如下:
1.子女抚养权变更的条件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情况,如果离婚抚养权判给女方,男方拒不给孩子抚养费,可向法院起诉并申请执行。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对于不让见孩子的情况,可以申请终止对方的探视权行使。若被拒绝探视,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履行自己的权利。想要变更抚养权,需满足特定条件或双方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另行提起诉讼。法院支持以下情形:一方因严重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或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十二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如何探视

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探望权权的行使方式、期限等相关事宜。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一、一方不让孩子被探视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吗一方不...查看全文

离婚后,男方如何探视孩子?

离婚时,父母应协商好子女探望问题,包括时间、方法,要具体细致。探望的内容不仅是见面,还包括书信、电话、礼物等交往方式。...查看全文

离婚后对方拒绝探视孩子,如何应对?

本文讲述了离婚后关于孩子探视权的问题。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离婚后,若房子没过户,双方可以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法院不会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查看全文

离婚后无抚养权方如何探视孩子?

离婚后无抚养权一方有探望权,需对方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望权,行使方式由当事人协议或法院判决。如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中止,恢复条件消失后应恢复探望。...查看全文

离婚后探视孩子受阻,如何应对?

离婚后对方限制探望孩子怎么办?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派执行人员陪同行使探望权,并可能取消对方的抚养权。父母有探望权,另一方有协助义务。探望方式、时间由协议或法院判决。如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中止探望权,但事由消失后应恢...查看全文

离婚后,对方拒绝探视孩子,如何维权?

离婚后对方不给看孩子,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探望权。法院可要求配合,拒不履行可罚款、拘留。法律依据: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权,另一方有协助义务。探望方式由协议或法院判决,不利于子女健康可中止。对拒不协助的个人或组织,法院可采取...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拒绝给孩子探视权,如何维权?

在离婚期间,男方限制女方探视孩子,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解决:1、沟通化解问题,变拒绝为配合;2、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起诉维权。民法典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女方不给孩子探望孩子,可...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怎么探视

法律分析: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按照双方协议约定的或者法院判决的时间行使。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怎么探视

离婚时,需要协商子女探望问题,包括探望方法和时间。探望内容包括见面和交往,如书信、电话、礼物等。...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怎么探视

法律分析: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探望权权的行使方式、期限等相关事宜。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怎么探视?

律师分析: 男方离婚后探视孩子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探望权权的行使方式、期限等相关事宜。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拒绝探望孩子,如何应对?

离婚后,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和协助义务。如对方阻止探望,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男方不适合抚养子女,可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查看全文

离婚后男方不给探望孩子,如何应对?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另一方有协助义务。男方若被离婚女方拒绝探望孩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强制执行。法院一般会采取排除妨碍措施,而不涉及对孩子的人身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离婚后如何避免对方探视孩子?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若协议不成,则由法院判决。若一方的探视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则另一方有权利请求法院中止探望,中止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查看全文

女方欲探视孩子,男方拒绝,如何应对?

法院可协助女方行使探望权,对男方进行说服教育,甚至取消其抚养权。法律规定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权,行使方式由当事人协议或法院判决。如果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中止探望权,但满14周岁的孩子拒绝探望应尊重其意愿。对于孩...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离婚后被拒绝探视孩子

离婚后不让探视孩子的解决办法及法律依据,以及离婚后不让探视孩子是否可以报警的问题。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探视权或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来解决不让探视孩子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拒绝给孩子探视权,如何解决?

离婚后男方不让看孩子的处理办法是根据离婚判决书确定行使探望权,并可起诉到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判决书未判给探望权,可起诉要求法院给予,并由法院确定行使方式和地点。探望权的次数应以双方协商为主,过度频繁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探望权的中...查看全文

男方离婚后阻止女方探望孩子,如何应对?

父母应从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协商解决探望权纠纷。如一方不履行探望权,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先教育,责令履行,如不履行可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查看全文

离婚后对方不来探视孩子如何办

离婚后,对方不来探望孩子可以协商约定时间、地点、次数。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探望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如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离婚后如何保障对孩子的探视权

法律分析:离婚后法律保障对孩子的探视权;离婚后,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