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报警后交警几日内会联系

律师回答
摘要:肇事逃逸后交警一般在三个月内结案,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适用简易程序处理财产损失事故和轻微伤人事故,交通警察应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交通警察应根据现场证据和当事人陈述记录事故细节,并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可共同请求调解,否则交通警察可将认定书送达当事人。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肇事逃逸后交警一般在三个月内要结案。相关法律依据如下: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以下道路交通事故,但有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犯罪嫌疑的除外:
(一)财产损失事故;
(二)受伤当事人伤势轻微,各方当事人一致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伤人事故。
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处理。
第二十四条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当事人无法及时移动车辆影响通行和交通安全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具有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处理。
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陈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或者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号码、保险公司、保险凭证号、道路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本规定第六十条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备当场制作条件的,交通警察应当在三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当事人签名,并现场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接收的,交通警察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注明情况。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行调解,并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人签名,送达当事人。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有关情况后,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当事人:
(一)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
(二)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
(三)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肇事逃逸后交警一般在三个月内要结案。根据相关法律依据,交通警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财产损失事故和受伤当事人伤势轻微的伤人事故。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交通警察应当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若当事人拒不撤离现场,交通警察有权予以强制撤离。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陈述等,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根据规定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事人可以共同请求调解,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行调解,并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人签名并送达。若当事人对认定有异议、拒绝签名或不同意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出警后会联系逃逸车主吗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出警后会联系逃逸车主。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报警后交警多久会联系肇事车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应...查看全文

交警会不会在几天内找到肇事逃逸者?

肇事逃逸行为的时间和地点并不限定,包括逃离现场、送伤者后逃离或躲藏等情形。肇事逃逸可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犯,但需满足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明知肇事行为的条件。即使履行抢救义务后逃离也构成肇事逃逸。对于刮擦等非人员伤亡的情况,可处罚款或...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交警处理要几个工作日

一般的交通事故,如果事实简单,责任清楚,负责处理的交警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开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事故中造成人员受伤、死亡等一些后果,需要勘查现场,进行相关的技术鉴定,这种情况下,十五个工作日之内,交警部门可以出具事故责任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交警处理要几个工作日?

律师分析: 一般的交通事故,如果事实简单,责任清楚,负责处理的交警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开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事故中造成人员受伤、死亡等一些后果,需要勘查现场,进行相关的技术鉴定,这种情况下,十五个工作日之内,交警部门可以出...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交警处理要几个工作日

法律分析:一般的交通事故,如果事实简单,责任清楚,负责处理的交警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开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事故中造成人员受伤、死亡等一些后果,需要勘查现场,进行相关的技术鉴定,这种情况下,十五个工作日之内,交警部门...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交警扣车几天

法律分析:一般肇事逃逸车辆扣5天,需要鉴定的有可能是20天,最长不超过60天。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交警扣车几天?

律师分析: 一般肇事逃逸车辆扣5天,需要鉴定的有可能是20天,最长不超过60天。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报警还属于逃逸吗?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后报警还属于逃逸,但是属于逃逸后自首。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多久报警不算逃逸

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并无时间限定,只要肇事者离开现场即算逃逸。然而,如肇事者离开现场是为了请求救援并返回现场,则不算逃逸。具体情形包括: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有酒驾、无证驾驶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处理义务,离开...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报警

交通肇事逃逸需立即报警,根据法律规定,驾驶违法、酒驾、超员等情况需保护现场并报警。肇事逃逸将面临刑事处罚,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报警可直接到交警队或拨打电话,提供有价值线索有助于案件侦破。...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我主动报警?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十分钟又回来现场主动报警的,不算作逃逸。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我主动报警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十分钟又回来现场主动报警的,不算作逃逸。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交警查到后几天通知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理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交警会采取勘查现场、调查监控等手段,但监控不足可能导致延迟。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警一般在三个月内结案,而民事诉讼则需要更长时间,包括起诉、立案审查、开庭审理和宣判等程序。...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报警了警察该怎么办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报警了警察该怎么办?

律师分析: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查缉预案,布置堵截和查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一条 车辆发生交通...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报什么警?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者逃逸,拨打110报警,并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拨打120让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稳定自己的伤情。自己不能实施这些行为的,应尽可能的争取他人帮助。 2、保留事故现场证据。交警部门赶到后,积极配合交警对事故现场的...查看全文

轻微刮蹭逃逸几日内报警有效

法律分析:轻微刮蹭逃逸一般3天内报警有效果,但是报案之后受不受理的,则需要根据具体的事实来确定,确实存在的,那么就会受理。但是发生交通事故最好及时报警。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后肇事逃逸警察会抓吗

肇事逃逸后警察当然会抓捕的,任何的违法犯罪的行为不可能因为当事人自己不想承担法律责任选择了逃跑,国家有关部门就自然而然的不追究法律责任了。而且警察在抓到以后会根据肇事逃逸造成的情节,有些是按照治安违法行为来处理,有些时候警察抓人直...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报警了警察该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查缉预案,布置堵截和查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一条 车辆发生交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