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否现在都采用当庭宣判?

律师回答
摘要:法院审理案件时,不都是当庭宣判。当庭宣判的条件包括案件事实清楚、在法庭进行宣判、在庭审调查后当日宣判,并且庭审辩论必须有新的实质性内容。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案件可能需要另行指定日期宣判。
法院现在审理不都是当庭宣判,具体分析如下:
1、人民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审理,查清了争议的事实,可以当庭宣判;
2、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当庭宣判的,比如合议庭需要另行评议的,案件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也可以另行指定日期宣判。
当庭宣判的条件:
1、案件事实清楚。案件事实清楚是裁判案件的基本条件,只有事实清楚,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公正作出裁判,事实不清,不能硬行判决。
2、必须在法庭进行宣判。如果到当事人住所进行宣判,不能视为当庭宣判。
3、必须在庭审调查后当日宣判,如隔日则为定期宣判。
4、宣判前的庭审辩论必须有新的实质性内容。如只为所示当庭宣判率,而刻意进行空洞的调查、辩论后宣判,则非真正意义上的当庭宣判。
延伸阅读
法院当庭宣判的优缺点及对司法效率的影响
法院当庭宣判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减少诉讼周期,及时给当事人以公正判决,增强司法公信力。同时,当庭宣判也有助于减少当事人的焦虑和不确定性,提高诉讼的效果和效率。然而,当庭宣判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可能会加重法官的工作负担,降低判决质量,以及限制当事人的辩护权利。此外,当庭宣判也可能因为时间紧迫而导致判决的不充分,影响司法公正。因此,法院在采用当庭宣判时需要权衡利弊,确保司法效率与公正的平衡。
结语:法院审理案件时并非都进行当庭宣判,具体情况如下:一是案件事实清楚,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公正作出裁判;二是必须在法庭进行宣判,不能在当事人住所进行;三是必须在庭审调查后当日宣判,否则为定期宣判;四是宣判前的庭审辩论必须有新的实质性内容。当庭宣判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减少诉讼周期,同时也可能存在法官负担加重、判决质量降低、辩护权利受限等问题。因此,法院应权衡利弊,确保司法效率与公正平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全文》第二十一条
开庭时,审判人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归纳出争议焦点,经当事人确认后,由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举证、质证和辩论。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争议的,审判人员可以在听取当事人就适用法律方面的辩论意见后迳行判决、裁定。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院在二次开庭后是否当庭宣判?

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和审理进度决定是否当庭宣判,无论开庭次数,宣告判决都可公开进行,判决书应及时送达当事人、检察院、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法院会作出有罪、无罪或证据不足的判决。...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都是在当庭宣判时宣判的吗?

缓刑不一定都是当庭宣判,适用速裁程序的应当当庭宣判,其他案件可以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选择当庭或择期宣判。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缓刑一般不交罚金,罚金是指强制...查看全文

当庭宣判是否在二次开庭中实现?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对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会公开宣告判决,判决书会在一定时间内发送给当事人和检察院,同时也会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和上诉期限。...查看全文

法院是当庭宣判吗

法律分析:法院一般不是当庭宣判,只有部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才会当庭宣判。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全都是当庭宣判

缓刑不一定全都是当庭宣判。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缓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而缓刑期间也属于是考验期。如果嫌疑人在着期间内没有违法行为的话。期满后...查看全文

法院当庭宣判吗?

当庭宣判是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的一种宣告判决方式,但必须满足条件:案件事实清楚、在法庭进行宣判、在庭审调查后当日宣判且有新的实质性内容。当庭宣判后,判决书应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和公诉机关,同时送达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这符合《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是否可以当场宣判?

开庭当天是否直接宣判,需要由法院根据庭审情况来决定。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时是当庭宣判吗

会当庭宣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当庭宣判的以外,应当当庭宣判。只要法庭经过审理认为案件事实清楚,且没有不宜当庭宣判的情形存在,适用简易程...查看全文

法院当庭宣判是判决书吗

判决书是开庭宣判吗 开庭之后,判决书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直接下来,在审限范围内出具判决书即可。只有极个别的案例会当庭宣判。判决书是审理案件的法官送达。 相关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查看全文

法院合议庭是当庭宣判的吗

法律分析:合议庭审理的刑事案件,是不是当庭宣判的,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进行当庭宣判或者定期宣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都是庭审当场宣判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宣告应公开进行,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都是合法的。当庭宣判是指在庭审后立即宣告判决并在5日内送达相关方;定期宣判是在另行确定日期后宣告判决并立即送达。刑事案件是否当庭宣判取决于案件的争议程度和证据充分性。判决书应...查看全文

法院当庭宣判是不是当场收监

法律分析:不会的,既然还没有宣判,那么对被告就没定性,所以,不会收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都在庭审时宣判?

缓刑可当庭宣判或定期宣判,判决书需署名并写明上诉期限和法院。缓刑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不是刑罚本身。刑事诉讼法规定宣告判决必须公开进行,当庭宣判需在五日内送达相关方,定期宣判需立即送达。判决书也需同时送达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查看全文

法院当庭宣判就是判决书吗

判决书是开庭宣判吗 开庭之后,判决书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直接下来,在审限范围内出具判决书即可。只有极个别的案例会当庭宣判。判决书是审理案件的法官送达。 相关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达成,法院是否当庭宣判?

离婚案件的当庭宣判与定期宣判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应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和争议情况综合判断。当庭宣判需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则立即发给判决书。...查看全文

法院宣判无罪,罪犯是否当庭释放?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应当撤销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应立即释放,并发放释放证明,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宣判无罪释放是当庭宣布,无罪释放后,被告人应...查看全文

缓刑全都是当庭宣判吗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缓刑全部是当庭宣判的,所以缓刑既可以当庭宣判,也可以是定期进行宣判,依据案情而定的。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查看全文

缓刑全都是当庭宣判吗

法律分析:一、缓刑全都是当庭宣判吗判决缓刑不是当庭释放,因为当庭释放只适用于无罪的人,而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根据《刑法》第...查看全文

缓刑全都是当庭宣判吗

法律分析:缓刑不全都是当庭宣判,也可以是定期进行宣判。宣判是指法院向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群众宣告对案件的判决。我国法律规定,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即使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公开宣判。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后会当庭宣判吗

法院一般不是当庭宣判,只有部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才会当庭宣判。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