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地面通道线、区域划分线
1)线型
A类--黄色油漆实线
线宽 60mm:原则上用于物品定位线;
线宽 80mm:原则上用于设备区域线;
线宽120mm:原则上用于主通道线。
B类--黄色油漆虚线、
线宽60mm:大型工作区域内部划分线,允许穿越的通道线(可虚实结合);
C类--红色实线
线宽60mm:不良品摆放区的划分线(碰到三面围墙处,第四面地面划一条红色实线);
D类-黄色与黑色组成的斜纹斑马线(倾斜45º)
危险品区域线、警示区域线,消防通道线。
2)定位线
A类—设备的定位:
所有设备与工作台的定位均用黄色四角定位线,工作台的四角定位线的内空部分注明“XX工作台/设备”字样。
B类—不良品区(废弃物的回收桶、箱、不良品放置架)定位
用红色线,如果定位范围小于40cm×40cm,则直接采用封闭实线框定位;
C类—消防器材、油类、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的定位
使用红白警示定位线;
D类—物料码放架与形状规则的常用物品、所有可以移动或容易移动的设备的定位
使用黄色四角定位线;
E类—消防栓、配电柜等禁放物品的开门区域处的定位
使用黄白相间的斑马式填充线;
F类—移动式设备的定位(如液压叉车、电动叉车、物料周转车等)
使用黄线四周定位线,并标明起动方向;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 (一)强化规划调控。
要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的综合调控,统筹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配置和交通发展,倡导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划模式,科学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明确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原则,统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交通资源。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要科学规划线网布局,优化重要交通节点设置和方便衔接换乘,落实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功能分工,加强与个体机动化交通以及步行、自行车出行的协调,促进城市内外交通便利衔接和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