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的定义与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绑架罪的主旨是利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手段劫持他人,以勒索财物或满足不法要求为目的,侵犯被害人的身体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和生命权。犯罪目的未达成时可能导致被害人受伤甚至死亡。涉嫌绑架罪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处罚。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绑架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人身自由权。绑架所使用的暴力、威胁、麻醉或其他方法本身就危及到被害人的身体健康;以暴力、胁迫、麻醉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以后会对被害人加以禁闭、监视等,就剥夺了其人身自由权;绑架罪行为人的犯罪目的(勒索财物)不能得逞,就会对被害人下毒手,杀人灭口,侵犯了被害人的生命权。
在主观方面现为方面直接故意,且以勒索他人财物为目的或者以他人作为人质为目的,所谓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是指行为人绑架被害人的目的在于以加害被害人相威胁,迫使被害人的近亲属交给其财物,这里的财物包括货币、有价证券、金银财宝等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或财产性利益。
涉嫌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绑架罪的法律要素、刑罚和案例分析
绑架罪是指以非法拘禁或限制他人自由的手段,迫使他人屈从于自己的意志。根据法律规定,绑架罪的要素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实施行为。对于绑架罪的定罪与量刑,法律根据具体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考量。刑罚可以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案例分析是对绑架罪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于了解不同情形下的判决依据和司法实践。通过深入研究绑架罪的法律要素、刑罚和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公正司法和保护人身自由的原则得到有效维护。
结语:绑架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权益的犯罪行为,涉及到被害人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和人身自由权。通过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手段,行为人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劫持或控制。绑架罪的行为严重威胁被害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剥夺其人身自由权,甚至可能导致被害人丧失生命。根据法律规定,绑架罪的犯罪目的和具体情节将对刑罚产生重要影响。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法律要素、刑罚和案例分析,以确保绑架罪得到公正审判,维护人身自由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绑架罪的定义与特点是什么?

绑架罪的表现形式包括三种: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劫持行为、以其他目的绑架人质并要求离开现场的行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犯罪分子通常在绑架他人后向其近亲属索要财物,或者在抢劫作案后劫持人质并要求警方让其离开犯罪现场。如果...查看全文

绑架罪定义与特点

绑架罪是指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勒索财物或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将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情节较轻者将被判处5年以上10年...查看全文

绑架罪既遂情形的定义和特点

1、绑【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查看全文

绑架罪的法律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绑架他人或作为人质,即使未勒索到财物也构成犯罪,处罚重,同时偷盗婴幼儿也属于该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查看全文

绑架罪有哪些特点怎么正确认定绑架罪?

律师分析: 绑架罪有下列特点:1、绑架犯罪多数是谋犯罪,有一个犯罪的策划和准备过程;2、绑架犯罪多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或有组织犯罪;3、绑架犯罪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现场;4、绑架多有经济目的或其他目的。符合下列要件认定构成绑架罪:1、...查看全文

绑架罪有哪些特点怎么正确认定绑架罪

法律解析: 绑架罪有下列特点:1、绑架犯罪多数是谋犯罪,有一个犯罪的策划和准备过程;2、绑架犯罪多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或有组织犯罪;3、绑架犯罪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现场;4、绑架多有经济目的或其他目的。符合下列要件认定构成绑架罪:1、...查看全文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及特点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绑架罪要求具备勒索财物或其他不法目的,使用暴力或胁迫手段劫持他人;而非法拘禁罪则不要求具备非法目的,可以通过非法拘禁或其他方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在法定刑和实践中认定方面也存在差异。绑架罪处罚更严厉...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及特点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及非法拘禁罪的管辖范围。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在犯罪目的、侵犯客体、客观方面和债权债务关系上存在差异。非法拘禁罪一般由犯罪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劫持他人,...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定义与特点

诈骗罪的主旨是以非法手段获取财物,数额不同将受到不同刑罚。根据刑法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贿赂罪的定义与特点

贿赂罪是一种故意犯罪,指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贿赂以促成贿赂交易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在为受贿人或行贿人牵线搭桥、促成交易,具有故意。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一系列行为,如联系、沟通、引荐和撮合等,以帮助行贿和受贿达成目的...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定义与特点

盗窃罪的认定要件和与其他行为的界限:认定盗窃罪需分析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需注意与非罪的界限、盗窃既遂与未遂的区别,以及与其他罪行和违法行为的界限。对于特殊情况如盗窃犯罪同时构成其他罪行,需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盗窃罪的危害程度...查看全文

叛逃罪定义与特点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将受到法律处罚。叛逃罪认定的特征包括擅离岗位、叛逃境外和在境外叛逃。该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叛逃行为并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即构成罪行,无需危害结果实际发生。...查看全文

绑架罪的构成特点是什么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有: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定义与特点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将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将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绑架罪外在特点有哪些

法律分析:绑架罪的外在特点:一般属于熟人作案,并且谋划已久;且多数属于共同犯罪或者团伙作案;并且使用的是暴力、威胁、胁迫的手段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定义与特点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犯罪集团是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在犯罪集团中,组织、领导犯罪活动或起主要作用的被视为主...查看全文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不同点

本文介绍了抢劫罪和绑架罪的区别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主观方...查看全文

绑架案件的基本特点

一、绑架罪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犯罪嫌疑人较熟悉被害人与事主的情况,一般系熟人犯罪。具体说来,绑架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或事主多数有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对被害人或事主的家庭情况,尤其是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住所、出入路线、生活规...查看全文

特别程序的定义与特点

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包括选民资格、失踪宣告、行为能力认定和财产无主案件。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非民事权益纠纷案件所使用的特殊程序,与通常诉讼程序相对应。...查看全文

拘役的定义与特点

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适用于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人身危险性的罪犯。拘役犯由公安机关执行,通过强制劳动改造分管分教,以校正恶习并避免受到有期徒刑罪犯的恶性影响。刑期执行期间,拘役犯有每月回家团聚的机会,以体验自由与亲情的可贵...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