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二审程序及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一审法院判决不满,当事人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上诉材料,符合条件则立案。开庭审理时,核对身份、调查事实、质证证据、辩论论证、调解纠纷,最终合议庭作出裁决。裁决可维持原判、改判或发回重审。当事人可自动履行义务或申请执行,也可向二审法院递交申诉材料,申请再审。调解协议达成后,法院制作调解书,双方签收后生效。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
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7】宣判。
3、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第二审的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民事诉讼第二审是指在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要求对一审判决进行复审。其程序一般包括上诉状的递交、上诉受理、开庭审理、判决宣告等环节。在进行第二审时,当事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备充分的上诉材料,包括上诉状、证据等;其次,要遵守法院的规定,按时递交上诉状;再次,要参加开庭审理,并积极发表意见和辩护;最后,要尊重法院的判决结果,无论是否满意,都要遵守法律。民事诉讼第二审的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它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司法公正。
结语: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严格,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当事人可在不服一审判决时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上诉需准备充分材料,按时递交上诉状。开庭审理时,要参与并积极辩护。合议庭最终作出裁决,维持或改判,或发回重审。当事人需遵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可申请执行或提起再审。调解协议需制作调解书,双方签收后生效。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及注意事项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四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零五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二审申诉途径及程序

公民对二审民事判决不服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诉,若检察院决定不抗诉,可再次申诉,上级检察院应受理。民事不服二审判决的申诉期限一般为6个月内。二审判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两审终审制下,不得再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抗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由当事人上诉而引起的。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将副本在5日内送达被上诉人,由此时间可推算对方是否上诉,当然也可以询问一下承办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并非同一天收到判决书。如果收到上诉状,被上诉人有15天答辩期。原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

律师分析: 第二审程序由当事人上诉而引起的。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将副本在5日内送达被上诉人,由此时间可推算对方是否上诉,当然也可以询问一下承办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并非同一天收到判决书。如果收到上诉状,被上诉人有15天...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

律师分析:第二审程序由当事人上诉而引起的。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将副本在5日内送达被上诉人,由此时间可推算对方是否上诉,当然也可以询问一下承办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并非同一天收到判决书。如果收到上诉状,被上诉人有...查看全文

诉讼程序及法律规定

深圳户籍或居住满一年以上的一方可以在深圳提起离婚诉讼,另一方一般在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提起。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但不能在其他地方起诉离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规定,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单数的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按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案件按原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概述

民事诉讼二审的流程包括立案和开庭。开庭程序包括核对当事人身份、调查、举证质证、辩论、调解和裁决。裁决可以维持原判、改判或发回重审。当事人可以自动履行裁判文书义务或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递交书面申诉材料。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再审的程序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再审理由的主旨是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包括有新证据推翻原判决、缺乏证据证明基本事实、主要证据伪造或未经质证、当事人无法自行收集必要证据、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审判组织不合法或有回避问题、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审理程序概述

一审法院上诉案件立案后,二审法院将审查材料并决定是否开庭审理。如果案件事实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当事人进行谈话。当事人可以自行履行裁判文书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向二审法院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二审法院可以在本...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庭审程序是什么

法律解析: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庭审程序是什么?

律师分析: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是否必须遵守法定程序?

第二审法院可直接判决或裁定以下上诉案件:1)一审裁定不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的案件;2)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3)原审认定事实清楚但法律适用错误的案件;4)原判决程序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判决的案件需重审。...查看全文

民事二审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

民事二审上诉案件通常会在三个月内安排开庭审理。二审不是全面审理,而是对上诉请求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审理范围受上诉范围限制,包括事实和法律审查。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后当事人不服只能向上级法院提起申诉。对于上诉人来说,向...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所需时间

民事诉讼的二审并非终审,当事人仍有救济方式。如果二审判决有错误,可以申请再审;如果有新证据能推翻原判决或证明原判决基本事实缺乏证据支持,也可以申请再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二审审理规定概述

上诉案件审理程序及处理方式。合议庭审理上诉请求,经核实后可直接判决。处理方式包括维持原判、依法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等。审理过程中可进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送达后原判即撤销。...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二审审判程序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主要包括: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 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选民资格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包括一审普通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一审普通程序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二审程序适用于上诉,再审程序用于对已生效的判决进行审理。...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流程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流程:1.起诉;2.审理;3.判决。民事诉讼的时间:在三年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立案程序及法律规定

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包括收集证据材料并在规定期限内递交起诉状,适用于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情况。行政处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黄戈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1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