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人赡养费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老人赡养费诉讼的年限是多久,法律中没有明确限制,父母可以随时向法院主张赡养费。基于人身关系产生的赡养费诉讼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有特殊情况可延长。赡养费金额根据被扶养人年龄和居住地的消费支出等因素计算。被扶养人在18周岁以下和18-60周岁之间的赡养费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一、老人赡养费诉讼的年限是多久
1、给老人赡养费的年限是多久,法律中没有过多限制,主张赡养费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所以父母可以随时向法院主张赡养费。
法律上有诉讼时效的说法。可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法定的基于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人身关系产生的具有财产内容的请求给付赡养费的诉讼,在身份关系存续、赡养条件存在期间,是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老人赡养费有多少
1、被扶养人在18周岁以下
(1)城镇居民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18-被扶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农村居民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18-被扶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被扶养人在18-60周岁之间
(1)镇居民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20年]÷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农村居民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20年]÷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法律规定,老人赡养费的诉讼时效没有明确的限制。父母可以随时向法院提出赡养费的要求。赡养费诉讼是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的具有财产内容的请求给付赡养费,因此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被扶养人的赡养费金额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居住地的不同情况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请参考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七条 老年人可以通过老年人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规定赡养老人的赡养费是多少

一、赡养费的计算 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义务,应提供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成年子女不履行义务,父母可要求支付赡养费。...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有什么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我国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其中有如下具体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有什么法律规定

子女有赡养义务,不履行则父母可要求支付赡养费;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则子女有要求支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则父母有要求支付赡养费的权利。...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有什么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是: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查看全文

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具体如下: 1、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2、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3...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赡养的意思是什么

法律分析: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的意思是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有什么法律规定吗?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是: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家庭成员应...查看全文

关于赡养老人的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查看全文

老人赡养费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老人赡养费标准是参照当地的生活水平,结合老人基本生活、医疗、居住的需要来确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查看全文

老人赡养费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老人赡养费标准是参照当地的生活水平,结合老人基本生活、医疗、居住的需要来确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查看全文

老人索要赡养费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到赡养义务直到父母去世。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之间,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以及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的物质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义务。赡养人不得侵占老年人住房,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过重劳动,不得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人还应尊敬父母,关心照顾,提供扶助。父母不履...查看全文

有关赡养老人的法律?

律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此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查看全文

有关赡养老人的法律

律师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此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查看全文

女儿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可以通过调解或诉讼方式确定赡养费数额和给付办法。如果子女有能力赡养而拒绝,构成遗弃,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赡养费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

赡养费的内容包括老年人基本赡养费、生病治疗费用、护理费用、住房费用、精神消费支出和保险金费用;赡养费的计算按照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关系确定,超出部分按比例计算;赡养费的给付按实际给付额或计算标准中较低者计算。...查看全文

如何赡养老人,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一、如何赡养老人,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1、如何赡养老人: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子...查看全文

民法典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改变或限制。如不履行义务,父母可要求赡养费。...查看全文

赡养老人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老人年纪大了没有工作,要赡养的条件如下,对于老人何时能获取子女的赡养权或子女对老人达到多大年龄开始承担赡养义务,目前我国法律没有作出年龄段的规定。法律规定是“无劳动能力或是生活困难的老人有权利要求子女尽其赡养义务...查看全文